科研产出
转基因抗丝黑穗病玉米的遗传、表达及选育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07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几丁质酶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海92-1所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的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对其T0代种子进行了潮霉素抗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T1代的分离比分别为3:1和15:1(表1)。这证实大多数转基因植株中几丁质酶基因是以单拷贝、单位点整合到植株的基因组中,个别转基因植株中是以单拷贝、多位点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的。农艺性状调查分析,转基因株系的株高和穗位高都高于对照植株,单株结穗数基本不变,而转基因植株的穗长值和穗粒数值均比对照植株大,穗长增加4~7cm,穗粒数增加1%~7%。对T1,T2,T3代株系的PCR检测结果说明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可稳定遗传。田间抗病鉴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株系的发病率比当代对照株系明显减少2~4级,选育得到的纯合系06006和06012的发病率为0,表现出高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对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持续利用30年的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农田、杨树林、小叶锦鸡儿和杨树的混交林地以及撂荒地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很大。小叶锦鸡儿和杨树的混交林以及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和全N含量,从而改善土壤肥力。混交林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林的土壤培肥作用高于杨树纯林。粗放的农业耕作措施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养分含量,使土壤退化。撂荒地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培肥土壤的作用。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种植小叶锦鸡儿人工林以及小叶锦鸡儿和杨树的混交林是较好的生态重建和植被恢复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07
摘要:结合图书馆实际,论述了农业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目标、内容及利用效果,分析了农业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豆菌的定向筛选及其生物学特征分析
《食品与药品 》 2007
摘要:目的从日本成品纳豆中筛选蛋白酶活性高、溶血栓活性显著的纳豆菌,并对筛选获得的菌株进行生物学特征分析。方法用梯度稀释法分离单菌落,然后根据所筛选菌株具有革兰氏染色阳性、淀粉酶活性、高蛋白酶活性、高纤溶酶活性等特征设计纳豆菌株的定向筛选方案。结果获得2株高蛋白酶活性、高纤溶酶活性的纳豆菌BN9和BN23;BN9液体培养物在接种后12 h进入对数生长期,24 h时菌体浓度和蛋白酶活性均达到最高,且生长延滞期的菌体呈长链状结构,对数生长期后期的菌体开始断裂为短杆状。结论采用定向筛选方案获得高溶血栓活性纳豆菌株的方法可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内蒙古分离物基因间隔区(IS)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已报道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基因组序列,分析其基因间隔区(IS)两端的保守区,自行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PLRV内蒙古分离物总RNA为模板,经RT-PCR扩增得到含PLRVIS的一段369 bp的cDNA,克隆于载体pBS-T中。重组质粒经PCR鉴定、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进一步与PLRV其他分离物的同源序列作比对。结果表明:克隆的PLRV内蒙古分离物的IS序列与其他全部已发表的13个全基因组中的IS核苷酸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最高达到100%,平均为97.90%,高于这13个PLRV全基因组序列96.81%的同源性,说明IS序列不仅在PLRV的不同株系间比较保守,而且在PLRV的全基因组序列中也是相对保守的。研究结果预示,将IS构建成RNA干扰型结构导入马铃薯,将有可能获得抗PLRV多种株系且抗性更高的转基因植株。
关键词: 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 内蒙古分离物 基因间隔区(IS)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萎菌拮抗芽孢杆菌BC98-I抗菌多肽的纯化
《植物病理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萎菌拮抗蜡状芽孢杆菌BC98-I分泌产生的抗真菌物质经粗提、Sephadex G100和DEAE52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了抗菌馏分P1D4。该馏分达到了电泳纯,SDS-PAGE电泳检测其分子量约为3.5kD,等电点为4.65。又经MALDI-TOF质谱检测,该馏分为精确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531.71D的多肽。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馏分P1D4由Asp、Glu、Ser等12种氨基酸组成,富含酸性和极性氨基酸。结合以往研究结果,目标产物热稳定性好,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有良好耐受性,初步认为属低分子量的环状多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生素对菊花叶片再生及农杆菌生长的影响
《生物技术通报 》 2007 CSCD
摘要:以3个菊花品种的试管苗叶片为材料,通过探讨5种抗生素硫酸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钠,头孢唑林钠和羧苄青霉素对其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卡那霉素浓度为5mg/L时能完全抑制JB、Jc的再生,15mg/L时能完全抑制JA的再生。其它4种抗生素对3个菊花品种再生影响差异很大。随着浓度升高,头孢噻肟钠使JA、JB再生率持续下降,再生率持续上升;头孢唑林钠使JA、JB、Jc再生率都持续下降;羧苄青霉素使JA、JB、Jc再生率先上升,后下降,均在400mg/L时达到峰值。对于农杆菌LBA4404,头孢噻肟钠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羧苄青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