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丰2号优良特性及其利用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依据田间试验结果,对玉米新品种大丰2号的产量、品质、抗病性、抗旱性进行了利用评价。结果认为,大丰2号高产、稳产,抗病、抗旱,粮饲兼用,在玉米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个调控葡萄花和果实色素形成的基因家族——MYB相关基因家族
《分子植物育种 》 2007 CSCD
摘要:葡萄浆果的颜色是由花色素苷的量来决定的,UFGT控制花色素苷的合成,Myb相关基因通过时空表达调节UFGT,从而使花色素苷在葡萄发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表达。不同葡萄品种调节花色素苷的合成的强度和模式的差异造成了有色葡萄品种的果皮有多种颜色,白色葡萄品种果皮是由于没有花色素苷的合成。Myb相关基因家族主要有八个成员,其中MybA的三个种类VlmybA1-1,VlmybA1-2和VlmybA2以及MybB的两个种类VlmybB1-1和VlmybB1-2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


转基因耐盐植物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 2007 CSCD
摘要:干旱、盐渍是造成农作物产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的抗盐性相关基因克隆及转耐盐性基因植物研究方面进行简单的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转基因玉米中目的基因的遗传表达及其抗病性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花粉介导方法将几丁质酶基因和潮霉素基因导入玉米(Zea maysL.)自交系海92-1中,以筛选抗玉米丝黑穗病的转基因品种.对转化植株及其后代植株的PCR、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导入转化植株并整合到其基因组中,且能够稳定遗传.ELISA分析证明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可高效表达,表达产物量在9.8~16.3 ng?g-1鲜叶左右.统计分析显示,目的基因产物表达水平与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5,P<0.01).接种病毒鉴定结果揭示转基因株系的抗病性比对照提高3~4级.结合农艺性状筛选,选育到401、403这2个抗丝黑穗病且其它农艺性状优良的转基因纯合株系.


晋南临汾市水地冬小麦麦田杂草发生及防治现状
《陕西农业科学 》 2007
摘要:播娘蒿和荠菜是主要危害临汾市水地麦田的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危害较轻,但野燕麦和节节麦的危害有加重趋势。针对临汾市麦田除草剂使用现状,我们进行了阔叶杂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防除播娘蒿:2,4—D丁酯>巨星,防除荠菜:巨星>2,4—D丁酯,但从总防效看巨星较好。


与高粱A_2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连锁的SSR标记的初步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 2007 CSCD
摘要: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类型有7种,即A1,A2,A3,A4,A5,A6和9E。对于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以往都集中在A1类型上。本文运用SSR方法分析了高粱亲本622A2,晋粱5号,它们的杂交种622A2×晋粱5号,及其F2代323个单株的DNA,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与不育基因连锁的SSR标记Xtxp65和Xtxp30,分别位于目的基因11.5cM和20.0cM处,其特异带型大小分别约为125bp和250bp。分子标记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优良高粱不育系的选择,也为基于作图的基因分离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