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农村建设科技需求与保障体系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和农民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农业主要体现在经营方式的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农业生产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经营;农民主要表现为要具备更高的自身素质:一是掌握生产优质农产品技术,二是及时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三是要掌握高新技术,四是需要有组织规模生产的能力。由此,要求农村建立九大科技支撑体系,四大投融资途径和三类运行机制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度障碍与出路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在目前的体制下发展现代农业存在几方面的制度障碍:一是现行的土地制度不利于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无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二是现行的农村制度不利于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三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农村经营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四是现行的农村制度不利于农民的社会化分工,也不利于培养新型农民工作的实施。要从5个方面寻找发展现代农业的出路:一是实现农村企业化;二是实行股份合作;三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四是对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五是扩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用现代化的加工业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aMyb2-Ⅱ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惠州学院学报 》 2007
摘要:为了探明TaMyb2-Ⅱ转录因子在细胞中定位的特异性,采用瞬时表达体系,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CFP导入洋葱表皮细胞中,在亚细胞结构水平上研究TaMyb2-Ⅱ转录因子的定位取向。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TaMyb2-Ⅱ转录因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作用途经提供了重要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啶虫脒在环境中的降解代谢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农药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啶虫脒是一种新烟碱类农药,因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这使得它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的作用方式和环境毒理日益受到关注。土壤中它以微生物降解为主,植物上以物理消解为主。在土壤和植物中合理使用,不会造成积累和二次污染,在环境中它对一些敏感昆虫或水生类动物有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山西小杂粮发展的几点反思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对小杂粮应从3个方面理解,一是“小”字,二是“杂”字,三是“区域性”。“小”主要指面积小、产量低;“杂”是因为种类多、但因规模小而无法独立成体系;“区域性”是指“小”与“杂”是相对的,在一个地方“小”,但换个地方可能就不一定“小”了。山西的小杂粮应包括荞麦(甜荞、苦荞)、燕麦、糜子、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11种,面积不足20万hm2。小杂粮的“小”决定了它虽在农民增收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山西不具有战略地位;由于它的保健功能,又使其在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下一步如何走
《山西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新农村建设应从5个方面把握:一是要定位好农业的地位,不能让农业承担太多的责任。农业的责任是保障食物安全,难以为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贡献。二是要给农民以平等的地位,搞好农民组织的建设。“公司+农户”模式,在公司与农户的谈判和交易中,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分散的农民一般都处于被动地位,利益的分割经常性地偏向了公司一方。当务之急是如何帮助农民真正形成有市场谈判地位的组织。三是要重点在“制度”上创新,关注农村“企业化”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中”企业化步伐,建立“企业(产前)+企业(产中)+企业(产后)”模式,实现农村完全的“企业化”。四是要关注农村“工业园”的建设,抓农民在新农村的就地就业。五是新农村建设要有长期建设的准备,要优先考虑农村的产业如何发展、农村的体制如何改革,这是新农村建设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突破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促渗剂—氮酮在水产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河北渔业 》 2007
摘要:氮酮作为一种新型的渗透促进剂,由于能增加水或脂溶性化合物皮肤渗透作用,且无不良反应,发展成为较为理想的皮肤渗透促进剂。氮酮的这种独特优势成了近年来人医和兽医关注的课题之一。查阅国内外的资料,水产当中尚无氮酮研究和应用的报道。本文结合氮酮在人医和兽医中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分析鱼的生理组织结构,初步探讨其在水产中应用的可行性。目的是为透皮剂在水产中的开发和研究探索一个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