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素水平与施氮方式对稻田氨挥发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采用氨挥发的静态吸收法研究了5个不同施氮(尿素)梯度以及3种施肥方法(深施、表施、混施)在3个不同施肥时期的氨挥发损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氨挥发通量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施氮量的提高氨挥发损失量占施氮总量的比例逐渐升高,水稻施用尿素后的氨挥发损失在各个施肥时期比例不一,其中以蘖肥时期损失最大,其次是基肥,穗肥时期氨挥发损失最小。每次施肥后氨挥发持续时间大约7d,在2~4d达到最大值,氨挥发损失随着施氮的增加呈明显增高趋势,其中表施肥最为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耐旱选择群体叶片持水能力QTL定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耐旱性是重要的农艺性状,直接影响大豆产量,近年来有关报道不断增多。此研究以‘红丰11’为轮回亲本、Clark为供体亲本构建回交群体进行耐旱性鉴定及叶片持水能力QTL定位。利用单向方差分析法检测到8个QTL位点分布于A1、B1、C2、E、L和N6条连锁群,其中Satt316、Satt457和Satt694位点贡献率较高,可能是控制大豆耐旱性的重要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与引进国外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大豆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1对SSR引物分析了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和意大利的共166份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共检测到3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为3.09,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46。中国栽培大豆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俄罗斯大豆相似系数较大,初步认定中俄大豆的亲缘关系较近。加拿大和意大利的材料相似系数较高,推测两国间某些材料有相似的遗传背景。中国与美国大豆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大,可以进行种质资源的交换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腐烂病药剂对比试验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腐迪、菌清、佰明98灵和果树腐烂病康复剂等4种不同药剂作为苹果腐烂病对比试验的药剂。结果表明:菌清是最好的抗腐烂病药剂,株数的防治效果可达73.7%,块数的防治效果可达66.7%。建议生产上采用菌清作为防治腐烂病的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