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部分稻区稻瘟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采用菌落生长抑制率法,分析了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稻瘟病菌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三环唑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的平均抑制中浓度(EC50)有差异,大多数分布在160~190 mg.L-1,且400 mg.L-1以上的三环唑才能有效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长。同时还发现尚志、富锦地区、佳木斯、萝北、连珠山、北林区、宁安江南地区的稻瘟病菌已经对三环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中国种业 》 2011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9个绿豆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吉绿6号、辽绿6号、大鹦哥绿935综合表现最好,等权关联度与加权关联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农艺性状对小区产量的关联度不同,6个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粒重>百粒重>单株荚数>单荚粒数>荚长>株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优异种质资源藤系138的利用与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为积极鉴定、评价优异种质资源,丰富水稻品种遗传背景,抵御水稻遗传单一性的潜在危险,扩大遗传距离,提高水稻品种的杂种优势,分析了藤系138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优良的父母本是构建藤系138丰产、多抗和超亲的遗传基础,具有熟期适宜、产量高、抗稻瘟病强、抗寒性强、耐盐性强、抗倒伏等特点,在黑龙江省累计推广面积达22.71万hm2,并且在省外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藤系138不仅可直接应用于生产中,而且作为亲本直接或间接选育水稻新品种20个,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黑龙江省的水稻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牡丹江28号高产栽培技术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摘要:水稻牡丹江28号具有优质、高产、稳产、熟期较早、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较好的中早熟粳稻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插秧栽培.牡丹江28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建立合理群体,科学进行水肥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ERDAS的肇源县植被覆盖度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通过利用肇源县2008~2010年三景同期TM影像数据,使用ERDAS软件首先提取植被指数(NDVI),根据像元二分法利用ERDAS的建模工具计算出肇源县的植被覆盖度,利用非监督分类方法对该县的植被覆盖度进行分类、赋色,最后得出3 a间肇源县植被覆盖度分类图,定量说明了其变化情况:肇源县农作物种植面积呈增加趋势,2009年较2008年增加了23 542 km2;但由于2010年水势较大减少了2 871 km2。研究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平原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及转换情况的研究,较传统解译的方法获取信息更迅速,能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有利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突出宁安特色优势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宁安市农业科技合作共建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率先提出"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理念,从体制创新入手,与市县签约共建,双方合作双赢。2006~2008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宁安市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宁安市情,科学定位,突出特色优势,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具有宁安特色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中国种业 》 2011
摘要:从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出发,研究探讨了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生产特点,分析了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干旱区的大豆品种比较试验
《大豆科技 》 2011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特点和土质气候条件,进行了大豆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4个适宜该地区栽培的大豆品种,增产幅度达6.9%~15.7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