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菜蛾对溴氰菊酯抗性相关的DN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昆虫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 (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 ,RDA)方法 ,以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 (L .)的敏感品系作为对照组 ,溴氰菊酯抗性近等基因系 (nearisogenicline)作为测试组 ,通过三轮消减杂交得到大小为 15 0~ 30 0bp的差异扩增带 ,经亚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等数据库同源比较 ,发现差异片段与已知抗性相关基因无同源性 ;以随机选取的差异片段作探针进行Southernblot分析 ,在测试组扩增子和三轮差异产物中都获得了阳性结果 ,而在对照组扩增子中的结果是阴性的。这些结果表明测序片段可能是与抗性相关的新基因序列或调控序列
关键词: 小菜蛾 溴氰菊酯 抗药性 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DNA测序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黔油12号栽培技术研究 Ⅱ.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
《耕作与栽培 》 2004
摘要:应用回归最优设计试验,对黔油12号密度、氮肥、磷肥、钾肥进行了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氮肥和密度的增产效应最大,且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或密度加大,产量逐渐提高,当产量达到最高水平时,增施N肥或增加密度,产量反而降低。在低水平下,K肥对产量的影响比P肥大,而在高水平时,P肥对产量的影响比K肥大。氮肥与密度互作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与钾肥。而密度与钾肥互作对产量的影响最小。欲求高产,应重视氮肥的施用量,在保证合理密度时,还应注意P肥与K肥的配合施用。


黔单18号丰产稳产性评价及其超高产栽培模型
《贵州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根据贵州省玉米区试及生产试验资料 ,利用产量主效应值、回归系数、回归离差及适应度对黔单 1 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品种是一个丰产性极好、产量极稳产的玉米杂交种 ,适宜在贵州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种植。为探索其超高产栽培模式 ,应用农业系统原理和方法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以栽培因子密度、施纯氮量、施纯磷量、施纯钾量为决策变量 ,产量为目标函数 ,建立杂交玉米黔单 1 8号在贵阳地区及相应生态地区的超高产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频数分析得出 ,与该品种特性相适应的 1 2 0 0 0kg/hm2 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方案是 :密度 5 .5~ 5 .6万株 /hm2 ,在每hm2 施足 2 .2 5t腐熟农家肥的基础上 ,施纯氮肥 2 36~ 2 5 9.5kg、纯磷肥 1 2 5 .6~ 1 40 .36kg、纯钾肥 31 4.5~ 34 3kg。


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黔单18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黔单 1 8号系结合贵州玉米育种和生产实际 ,用适宜贵州的重要种质Suwan选系与优良自交系黄C组配而成。 2 0 0 2~ 2 0 0 3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试 ,平均产量达 5 41 .5kg/ 6 6 7m2 ,较对照增产 1 0 .3%。 2 0 0 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 5 5 7.8kg/ 6 6 7m2 ,比对照增产 1 3.4%。 2 0 0 4年 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黔单 1 8号。该品种在贵州的平均生育期为1 2 2d ,株高 2 2 6cm ,穗长 2 0 .1cm ;中抗大、小斑病及纹枯病 ,抗黑粉病、青枯病 ,较抗倒伏。适宜种植密度为 2 80 0~ 330 0株 / 6 6 7m2 。可在贵州遵义、贵阳、铜仁、黔南和黔东南等地 (州、市 )的中、上等肥力土壤和相邻省份的类似生态区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