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半番鸭源禽1型副粘病毒FM01株的分离鉴定与F蛋白基因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表现类似新城疫症状的病死半番鸭中分离到1株病毒FM01株,经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证实为禽1型副粘病毒。以SPF鸡胚测定其平均致死时间为113.4h,对1d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为0.23,表明为温和型毒株。利用RT-PCR技术一次性扩增其F蛋白全基因,克隆到pMD18-T质粒载体,测序后获得F基因全序列,并推导出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FM01株的F蛋白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全长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其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G-R-Q-G-R-L117,具有温和型毒株特有的氨基酸序列结构。与常见新城疫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8.4%~99.6%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89.2%~99.1%之间。
关键词: 半番鸭源 禽1型副粘病毒 分离鉴定 F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浩伦松碱合剂防治柑桔蚧壳虫的田间应用
《农药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在3个省份的田间试验充分表明,浩伦松碱合剂是防治柑桔蚧壳虫的良好药剂。推荐使用45%浩伦松碱合剂4500~5625mg/kg的剂量较好,在药后15d对柑桔蚧壳虫的防效为86.95%~89.11%。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水稻害虫的触杀毒力及药效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 alker)4龄幼虫和稻纵卷叶螟5龄幼虫田间种群的LD50分别为0.0089、0.0579μg.头-1;氰戊菊酯对这2种水稻害虫的LD50分别为0.0766和0.1688μg.头-1,其触杀毒力低于溴氰菊酯;0.375、0.450 L.hm-22种剂量的25 g.L-1溴氰菊酯乳油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4.88%、81.18%,显著高于200 g.L-1氰戊菊酯乳油;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乳油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相当,均可较好地控制其为害.


谈谈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培养机制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06
摘要: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加快刊社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建立刊社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探讨了刊社人才培养机制的几种可行形式。刊社应当按照编辑工作的特点和客观要求以及人才成长的规律,从教育培训、知识交流、竞争激励等方面入手,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充满活力、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以加快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成长。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胡瓜钝绥螨的毒力测定
《植物保护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种不同方法测定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天敌胡瓜钝绥螨的毒性。结果表明:用浸玻片法测试各浓度处理中胡瓜钝绥螨的死亡率与清水对照相当,最高校正死亡率仅为0.72%;在模拟田间用药的直接喷雾法试验中各处理胡瓜钝绥螨的死亡率均为0,即对胡瓜钝绥螨无影响;胡瓜钝绥螨取食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不同浓度药液处理过的山楂叶螨时,各浓度处理的死亡率均为0,即胡瓜钝绥螨没有出现二次中毒现象;因此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胡瓜钝绥螨安全。在生防园释放捕食螨必要时可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5.71~83.33 mg/L(7 000~3 000倍液)进行防治介壳虫、粉虱、蚜虫、叶蝉等害虫,既有很好的防效又能保护天敌胡瓜钝绥螨。


余甘子各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 2006 CSCD
摘要:分析比较了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不同品种、不同器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粉甘各器官都表现出一定的SOD活性,其中,鲜果肉的SOD(200.00U/g,FW以上)活性最高,种子最低(20.00U/g,FW以下),同一粉甘品种部分植株间茎与芽SOD活性存在着差异,野生资源与粉甘之间鲜果肉或茎的SOD活性差异不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