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不同播种密度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为确定紫花苜蓿种子田的适宜播种密度,以肇东苜蓿品种为试材,设9个不同播种密度处理D1~D9分别为180 000、90 000、84 000、60 000、60 000、42 000、30 000、28 000、20 000株.hm-2,研究密度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紫花苜蓿种子产量随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密度为84 000株.hm-2时,种子产量最高,密度为90 000~180 000株.hm-2时,种子产量反而下降,适宜播种密度60 000~84 000株.hm-2时,紫花苜蓿种子产量较高。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播种密度 种子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浆果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自1985年开始对黑龙江省抗寒浆果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进行立项研究。共收集保存15科29属42个种、亚种或变种502份。对抗寒浆果种质资源进行鉴选、训化栽培,并进行相关适应性指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引进鉴选品种的产量与品质优于对照,其中有6个优系已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并对该6个优系进行适应性和经济性状考评,新品系在果实大小、单果重、株产、抗病性方面都优于对照。

关键词: 寒地 浆果 资源 收集 保存 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抑制体外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食品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玉米醇溶蛋白为底物,利用碱性蛋白酶进行水解反应获得了玉米活性肽组分,经离子交换和葡聚糖凝胶等方法对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以H2O2及Fe2+诱导的小鼠体外脂质过氧化反应为靶点,研究了玉米活性肽及其分离纯化组分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活性肽及其分离纯化组分均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其对小鼠肝组织体外脂质化抑制率达到30.65%。其中组分Ⅰ的抑制活性最强,分子量主要分布在400~1000u。

关键词: 玉米活性肽 分离纯化 脂质过氧化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诱变后甜椒叶片光合、色素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核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空间条件对植物的诱变机理,以经空间诱变的甜椒(Capsicum frutescens Linn.)第4代植株叶片为主要试验材料,研究其叶片光合指标、色素含量和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后连续4代自交授粉获得的变异体SP06-31植株叶片内,叶绿素a、b,叶绿素a与b的比值和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与对照L06-30相比均有所下降,而且叶绿素a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与对照L06-30相比差异显著。L06-30和SP06-31的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变化表现为"单峰型";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表现为"漏斗型"。同时,叶片细胞出现细胞破裂、叶绿体内淀粉粒数量增多、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基质以及叶绿体外渗及部分叶绿体基粒片层模糊等现象。

关键词: 空间诱变 甜椒 光合 色素 超微结构

佳木斯综合试验站主要工作进展与成效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概述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试验站2007~2010年的主要工作内容、进展与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关键词: 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大豆 试验站 工作进展 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糯玉米新品种龙育糯1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种子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育糯1号玉米是黑龙江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于2001年以自选系T105为母本,外引系糯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黄糯玉米杂交种。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品质优良和风味佳等诸多优点,是鲜穗出售或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的理想品种。

关键词: 糯玉米 龙育糯1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农作制度现状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采用2008年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的农作制各要素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农作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链条短;农业机械化作业规模小。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建立现代农作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加速土地流转,提高机械化作业规模。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农作制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的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辣椒研究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苗龄7~10d的辣椒组培苗为被侵染的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研究基因型、外植体类型、抗生素浓度对辣椒遗传转化的影响,以期获得抗真菌病的转基因辣椒植株。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外植体类型、抗生素种类和浓度对辣椒的遗传转化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以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为目的基因,应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对辣椒进行了遗传转化,获得了3株抗性植株。

关键词: 几丁质酶基因 β-1,3-葡聚糖酶基因 辣椒 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杂2号选育及推广

中国种业 2011

摘要:向日葵是黑龙江省主要经济作物,每年播种面积25万hm~2,居全国第2位。向日葵具有抗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点,种植向日葵投入低,经济效益高,黑龙江省向日葵种植面积正逐年扩大。但目前黑龙江省种植的向日葵多为常规种和地方品种,这些品种植株高大、单产低、抗病性差,影响了向日葵产业的发展。为满足黑龙江省生产对向日葵品种的需求,确定了优质、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苗前防除田间杂草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选用90%乙草胺、70%嗪草酮、48%广灭灵、72%异丙甲草胺乳油(稻乐思)、48%氟乐灵乳油和50%敌草胺进行混配施用,在苗前对马铃薯田进行封闭除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对马铃薯田杂草均具有防除效果,同时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并无药害产生。其中处理1(90%乙草胺+70%嗪草酮)防除效果和增产效果最佳,对杂草的株防效达到84.47%~91.90%,鲜重防效为91.75%,增产14.57%。

关键词: 马铃薯 处理组合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