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方栽培油桃宜采用的几项技术措施
《落叶果树 》 2006
摘要:以早红珠、东方红和曙光油桃品种为试材,在南方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进行摘心控长、地膜覆盖、人工授粉和摘转枝试验。结果表明,生长季中前期多次摘心结合抹芽疏梢、树盘覆盖地膜、花期人工授粉、疏叶转枝和果实套袋等,可以显著控制新梢旺长、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减少裂果、促进果实着色和改善果实品质。


太空搭载决明属牧草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06
摘要:利用太空搭载的决明属牧草6个品种的种子,通过盆栽试验观测其搭载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搭载后2204、2217的出苗率极显著提高,34721、92985的出苗率显著提高;86134植株冠高有显著减少、分枝数有显著增加,2204叶长有显著减少,2217叶宽有显著减少;34721生物量有显著减少、86134有极显著减少;6个品种生殖生长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86134的P和K含量有极显著提高。


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中国糖料 》 2006
摘要:通过对甘蔗生产燃料乙醇(车用)的原料供应、生产成本、单位面积产量及其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途径是确实可行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 2006
摘要:随着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境和高产优质的转基因水稻从实验室逐渐走向开放环境,转基因水稻可能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我国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转基因漂移及其生态风险,转基因对非靶标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转基因对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及转基因水稻本身杂草化风险等方面,旨在为转基因水稻的生物安全研究和转基因水稻商品化提供科学参考。


福建省烟粉虱生物型鉴定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m tDNA分子标记技术以及西葫芦银叶测定方法,对从福建省8个具有代表性地理区域采集的烟粉虱样品进行生物型鉴定.结果表明:8个烟粉虱种群在m tDNA COⅠ基因720 bp片段序列上的所有位点都相同,它们与Texas-B、Israel-B、Ind ia-B、Morocco-B、France-B1、France-B2、Be ijing-B、Argentina-B、Reun ion-B1、Reun ion-B2、Reun ion-B3等11个B型烟粉虱种群在m tDNA COⅠ基因720 bp序列上的差异很小(序列相似性为99.6%-100%),总体上属于同一进化枝;与Morocco-Q、Colomb ia-A1、Colomb ia-A2烟粉虱种群在m tDNA COⅠ基因720 bp序列上差异较大,分别属于不同的进化枝;8个烟粉虱种群均可引起典型的西葫芦银叶症状.说明福建省8个烟粉虱种群均属于B生物型.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在非生物逆境中的作用
《分子植物育种 》 2006 CSCD
摘要:非生物逆境通常导致生物体内蛋白变性。热激蛋白(Hsp)作为分子伴侣协助蛋白的重新折叠、稳定、胞内运输和降解,以阻止受损蛋白的累积,维护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而热激蛋白的表达是通过热激转录因子(Hsfs)结合于热激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的热激元件上(heatshockelement,HSE),以募集其它转录因子而形成转录复合体,促进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植物热激转录因子比动物系统更为多样性。根据其基本的结构域,植物热激转录因子可分为三类:HsfA、HsfB、HsfC。A类Hsfs已有大量深入的研究和报道,特别是在番茄方面。HsfB和HsfC的作用尚不清楚。在其复杂的网络中,每一热激转录因子均有其独特的作用,取决于其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聚合化、活性及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在非生物逆境,尤其是热激逆境下,A类热激转录因子在调节热激蛋白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番茄的HsfA1起着主导作用,其缺失无法被其他相近的Hsfs所取代,但在持续热逆境下,在HsfA1的配合下,HsfA2可成为主要调节因子。B类热激转录因子可作为A类Hsfs的阻抑蛋白。然而,基于对不同的单个突变体的研究,以及对酵母Hsf1致死突变体的拯救恢复,一些热激转录因子的作用又是丰余的。此外,热激蛋白也对热激转录因子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关键词: 热激转录因子(Hsfs) 热激蛋白(Hsps) 热胁迫 非生物逆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