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增效恶霜灵可湿性粉剂的气相色谱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用ChromosorbAW DMCS担体载SE30固定液的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同时测定 8%增效恶霜灵可湿性粉剂中恶霜灵和氮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恶霜灵和氮酮标准偏差分别为 0. 37和 0. 51,变异系数分别为 0. 49%和 0. 73%,回收率分别为 99. 95%和 99. 50%,相对误差在±1. 2%以内。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黔油17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回归数学模型分析
《耕作与栽培 》 2005
摘要:应用5因素二次旋转回归设计研究黔油17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硼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优质杂交黔油17号在遵义地区获得280kg/667m~2以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其种植密度为7494.25~8294.25株/667m~2;纯N施用量为12.314~13.234 kg/667m~2;P_2O_5施用量为5.878~6.358kg/667m~2;K_2O施用量为17.628~18.828kg/667m~2,B施用量为0~0.018kg/667m~2。而主要营养元素N:P_2O_5:K_2O的最佳配比为2.1:3.5。在遵义影响黔油17号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是栽培密度和磷肥。其余依次为是氮肥、钾肥和硼肥。


兰科菌根真菌在兰科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与应用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兰科菌根的形成、在兰科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及应用作了评述,并指出了今后在应用方面的研究方向。


中9优85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杂交水稻新组合中9优85经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表明: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等优点,在我省中低海拔稻区有较好应用前景。通过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中9优85进行产量与构成因子之间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中9优85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穗实粒数>有效穗>千粒重>株高>结实率。并建立了产量与各构成因子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388.33-3.03x1+9.53x2+4.113x-3.123x+3.12x。


贵州地方旱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原产于贵州的765份地方旱稻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32个主要形态学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粳型旱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1. 157 )大于籼型旱稻(1. 123);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文字类描述性状。其中文字类描述性状多样性指数在0. 353 ~1. 620之间;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却在1. 324~2. 243,贵州旱稻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