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椰树犀牛甲虫聚集信息素的简易合成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雄性椰树犀牛甲虫分泌一种特别的化合物———4-甲基-正辛烷酸乙酯(C),它是一种聚集信息素,合成这种信息素包括3步反应;合成2-甲基已烯-3-醇(A)收率为85%,合成4反-甲基-正辛烷烯酸乙脂(B)收率为84%,合成4-甲基-正辛烷酸乙脂(C)收率为99.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
《耕作与栽培 》 2005
摘要: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原代号“黔杂8009”)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于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1999-2001年两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全省16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70.56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地方稻种遗传资源研究与利用概述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贵州稻种遗传资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在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1)陆续收集并整理、编目的地方稻种达5 667份,大部分已分别于不同时期送国家种质库作长期保存,系统完成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一批矮秆、大穗、大粒、优质、抗病虫、耐逆(冷、旱)和功能型等特性突出的优异种质;(2)贵州地方稻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环境对品种的选择和品种对环境适应双向作用的同化产物,尤其在贵州高原的低温、高湿、寡照生境下形成的禾类和旱稻等种质,在耐逆(包括冷、烂、锈等不良土壤因子)等特性上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3)开展了地方稻种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源、非sd1基因新矮源、双(多)胚等有利基因资源的鉴定和筛选;(4)概述了立足贵州省情的稻种资源保存途径,建立了以高原异生境繁种为基础、国家种质库为保障的遗传资源保存保护工作体系。对目前贵州稻种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的重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稻(OryzasativaL.)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保存 评价 利用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