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获得转反义PEP基因超高油大豆新材料
《分子植物育种 》 2005 CSCD
摘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植物高油育种,是当前国际上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大豆是世界上植物油和植物蛋白质最重要的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油大豆需求量急剧增加。在不增加大豆面积的前提下,提高单位面积含油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培育栽培高油大豆品种。由此,从2000年作者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PEP基因导入大豆的基因组,相继获得了转基因大豆植株,经多代连续筛选、鉴定,获得了稳定的超高油(脂肪25%)大豆品系。本研究首次报道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大幅度提高大豆含油量。


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核农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Schreb.)遗传转化体系,以草坪型高羊茅品种凌志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转化的适宜条件为:愈伤组织在含BAP和NAA各0.5mg/L的培养基上预培养3d;菌液浓度OD600值0.7,感染时间15min;农杆菌预培养基和悬浮培养基以及共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共培养温度23℃,共培养时间3d,共培养基pH值5.2。不同浓度潮霉素筛选效果试验表明,采用低浓度(50mg/L)潮霉素连续筛选,再生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数最多,因此是最为可取的筛选方式。


利用EST数据库资源克隆家蚕Bombyx mori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
《蚕桑通报 》 2005
摘要:以果蝇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hosphogluconatedehydrogenase,6PGDH)基因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对家蚕EST数据进行同源检索筛选,克隆到了家蚕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的cD鄄NA序列,该基因全长2011bp。经RT-PCR克隆、序列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与电子克隆序列完全一致;该基因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蛋白为483个氨基酸;通过与人、果蝇、家鼠、摇蚊、线虫的6PGDH蛋白序列比较,发现该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关键词: EST数据库 RT-PCR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 家蚕


1-MCP处理对不同成熟度番茄果实Le-ETR4表达的影响
《园艺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品种‘卡罗’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MCP处理对不同成熟度果实采后20℃贮藏过程中乙烯受体Le-ETR4表达和乙烯释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以抑制跃变上升期(破色期)番茄果实乙烯释放及Le-ETR4表达;对跃变前期(绿熟)和跃变高峰期(粉红期)果实Le-ETR4表达也有抑制作用,但对乙烯释放无明显影响;对跃变下降期(红熟期)果实Le-ETR4表达不仅无明显影响,反而促进了乙烯释放。


优质高产多抗秋茄专用品种紫秋的选育
《浙江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试种结果表明,紫秋是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的茄子新品种,果实粗纤维含量低、肉质洁白细嫩,皮薄,品质佳,口感好;果形长直整齐,不易打弯,果皮紫红色,光滑亮丽,畸形果少,商品果率达88%左右,商品性好,市场价格高;中抗绵疫病、黄萎病和青枯病,产量高,比同类对照品种增产15%以上,解决了浙江省缺少优质多抗的秋季品种的问题。


果实糖含量及成分调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果树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调控果实糖含量及成分、改良果实品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综合有关文献,对猕猴桃、草莓、杨梅、柑橘等果实中的蔗糖、果糖、葡萄糖及淀粉积累机制进行简要评述,重点阐述了通过淀粉代谢关键酶基因PGM、AGPase调控果实淀粉积累,通过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Ivr、SS调控果实蔗糖积累,通过己糖代谢关键酶基因HXK、FRK调控果实己糖积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本课题组长期研究经验的积累,提出多基因协同表达或果实专一表达可能是实现调控果实糖含量及构成的有效途径。


羽衣甘蓝花药离体培养研究
《浙江农业科学 》 2005
摘要:以羽衣甘蓝的花药为外植体 ,通过不同消毒处理时间 ,采用不同分化阶段的花药、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羽衣甘蓝花药进行离体培养 ,筛选出最佳消毒处理时间、最佳分化阶段的花药、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结果表明 ,用羽衣甘蓝花蕾大小为 4~ 5mm时期的花药 ,经 0 1%HgCl2 消毒处理 8min ,在MS +BA 3mg L +NAA0 3mg L诱导分化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总体效果最好


信息化时代科研秘书工作的转变
《云南科技管理 》 2005
摘要:信息时代,科研院所科研秘书在工作思路、方式、手段等方面积极寻求改变,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为科研管理工作开辟一个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