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施肥水平对漳州香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06
摘要:田间试验表明,在漳州市香蕉园地力条件下,要达到每公顷45t左右的香蕉产量,施肥量分别为N 675 kg·hm~(-2)、P_2O_560~120 kg·hm~(-2)、K_2O 900~1200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0.1~0.2:1.3~1.8。在沙性较强的土壤,硫肥(S)适宜用量为90 kg·hm~(-2),镁肥(MgCO_3)则为75 kg·hm~(-2)。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7.8%。增施磷钾肥,可明显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增施硫肥可明显提高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和常规施肥相比,平衡施肥平均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提高6.9%,维生素C提高9.0%,还原糖提高22.8%。


我国39个茶树品种的RAPD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06 CSCD
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茶树特点,进行综合设计,探索出一套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高质量茶树DNA提取和纯化技术。从10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条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对这39份材料进行RAPD分析,扩增共产生196条RAPD标记带,其中多态性带171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7.2%。依据RAPD分析结果,通过UPGMA类平均法聚类法,对供试的39个茶树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绘制出基因组DNA之间的遗传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17 ̄0.97之间。揭示了不同省(区)地方性的茶树品种之间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性与亲缘关系,通过分析证实了这些品种间存在着亲缘关系,进一步明晰了彼此之间的遗传距离。


鹅呼肠孤病毒GRV1株分离鉴定及其σC基因特征性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患运动障碍的雏鹅肝脏和脾脏分离到一株鹅源呼肠孤病毒,该病毒经琼脂扩试验可与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DuckReovirus,MDRV)的抗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推测其为呼肠孤病毒,命名为GRV1。参考GenBank禽呼肠孤病毒(AvianReovirus,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小外壳蛋白(minorcoreprotein)σC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病毒RNA经RT-PCR扩增,产物为810bp,与预期的目的片断大小一致,测序结果表明σC基因在280~1089区间是一个开放性阅读框架,编码269个氨基酸的蛋白,GC含量为49.88%,等电点为6.497,分子量为29.4Ku。核苷酸序列经DNAStar(6.0)软件分析,与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株核苷酸同源率为93.0%,与鸡呼肠孤病毒σC基因同源率仅为21%~25%,同源性分析表明鹅呼肠孤病毒与番鸭呼肠孤病毒可能来自同一祖先,建议将鹅呼肠孤病毒连同番鸭呼肠孤病毒归属为正呼肠孤病毒属第二个亚群中不同于禽和内尔森贝海湾呼肠病毒的独立基因群。由蛋白质分析软件Anthepro5.0和MultiCoil软件分析表明,抗原区多位于N末端,没有跨膜区,σC为三股螺旋结构,这是我国第一次在鹅体内分离到呼肠孤病毒,同时也是第一次在数据库中提供σC的序列。
关键词: 鹅呼肠孤病毒 同源性 小核心蛋白(σC).
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新城疫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家禽传染病,特别是对养鸡业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新城疫病毒是一种负链RNA病毒,含有六个主要蛋白,按顺序3′-NP-P-M-F-HN-L-5′排列,其中最主要的糖蛋白是F和HN蛋白,这两个蛋白不仅与病毒的毒力和致病性有关,也是诱导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蛋白。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应用于新城疫的诊断。利用分子生物技术也研究出了很多基因工程疫苗比如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等。近年来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发展,新城疫病毒已经被开发成病毒载体,可以携带外源基因研制新城疫病毒活载体疫苗,表达IBDV和IBV的新城疫活载体疫苗已经研制。


牛磺酸在猫营养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杂志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主要综述近年猫的牛磺酸营养,从研究方法来看衡量牛磺酸利用的方法与指标已较完善,对牛磺酸的代谢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进一步关注猫肠道菌群影响牛磺酸代谢的机理的研究;初步揭示大豆蛋白和脂肪等营养物质降低牛磺酸利用率的原因;在猫粮加工方面指出不良热处理导致的猫粮中牛磺酸利用率降低的机制,并分析了一些不适合配制猫粮的原料如米糠、大豆蛋白对牛磺酸代谢的影响;以及在猫粮中直接添加晶体牛磺酸的重要性。从文中可以看到,作为必需氨基酸的牛磺酸对于猫的生长繁殖来说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