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产业化经营是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成功之路——发展中的广州市穗深家禽科技开发公司
《中国禽业导刊 》 2006
摘要:民营企业广州市穗深家禽科技开发公司成立于1991年,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横跨广东、广西两省区十多个县、市,拥有增城、新兴、广宁、怀集、鼎湖、封开、广西信都等七家分公司和一个子公司肇庆市四会马房饲料厂的一条龙养殖企业。穗深公司年产配合饲料15万吨,带动2000多个养殖户,生产上市优质肉鸡近3000万只,年销售收入4.5亿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莞市“123种植模式”一季中晚稻试验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2004~2005年对“123种植模式”中的菜-稻-菜模式、虾-稻-虾模式和草莓-稻-草莓模式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季中晚稻平均每677 m2产量400 kg、单位面积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的初步成效,筛选出适合一季中晚稻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黄华占,并讨论了“123种植模式”研究的相关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3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针对近年珠三角地区菜田连作出现的突出问题,采用“123种植模式”(菜-中晚稻-菜”轮作模式)与当地传统的“早稻或晚稻-蔬菜”轮作及蔬菜连作等几种模式进行经济效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3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最佳,其中“白瓜-中晚稻-番茄”模式每667 m2的年产值和年纯收益分别达到12 377元和10 931元,实现了在最有利于种植高效作物的高效生产时段优先安排种植高效作物,并较好地发挥了作物间对气候、土壤生态条件利用的互补作用,从而达到耕地综合效益最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花生黄曲霉和基因组研讨会将在广东召开
《花生学报 》 2006
摘要: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国际花生研究与发展协会(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和美国花生合作研究促进协会共同协办的.国际花生黄曲霉和基因组研讨会"将于2006年10月30至11月3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届时,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非洲、亚洲和国内的学者将参加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
关键词: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基因组 黄曲霉 国际 半干旱地区 热带作物 研究与发展 澳大利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瓜新品种-夏冠一号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节瓜是我省的名优特产蔬菜,也是内销和出口的主要蔬菜之一,在我省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春、夏、秋均可栽培.节瓜产品市场售价波动较大,但在夏季高温季节中其产品售价却一直较高,经济效益显著.然而长期以来我省节瓜的农家种及选育品种都比较适宜春、秋季节,缺乏耐热品种.针对这种状况,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自2001年以来开展了耐热、适应性广、高产的节瓜优良品种选育,2005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的节瓜品种-夏冠1号填补了这个空白.
关键词: 新品种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节瓜 夏季高温季节 特产蔬菜 栽培历史 市场售价 耐热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阐述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健康发展的基本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