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溴氰菊酯抗性遗传的RDA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02 CSCD
摘要:利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RDA)初步分析了小菜蛾敏感品系及其抗杀虫双和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之间的遗传差异。用敏感品系基因组作驱赶扩增子,分别以抗杀虫双和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基因组DNA作检测扩增子,通过4轮消减杂交,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基因组中得到2条差异片段(150bp~300bp),两轮消减杂交后,在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中也获得了片段(150bp~300bp)。这些结果表明,RDA技术可有效用于小菜蛾抗性分子机理的研究。


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养分平衡和土壤肥力变化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贵州省罗甸县坡耕地上布置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几种水土保持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9年的测试结果表明 ,在旱坡耕地上 ,水土流失是造成坡地地力下降、养分损失 ,的主要原因。未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坡地种植 ,因水土流失产生的全氮、全磷、有效钾损失 ,分别占总养分消耗量的 5 3.0 % ,6 7.6 %和 19.0 % ,相当于施入土壤的氮素化肥 ,施入的有机和无机磷素 ,有机质的损失与施入的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相当 ,土壤全氮、有机质和有效钾含量趋于下降 ,全磷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 ,这些土壤养分可维持平衡或在土壤中逐步积累 ,试验中的植物篱水保处理 ,9年玉米产量平均增产 8.6 % ,并趋于逐年上升。长期的试验证明 ,采用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可提高地力 ,增加产量 ,实现坡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低肥力下不同施肥方法对AC8328BNC_1玉米种质的耐瘠性研究
《种子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 8种施肥方法对 AC832 8BNC1 的耐瘠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在肥力下低等试验地 ,AC832 8BNC1 在施底肥和追第二次肥下 ,第一次肥不施产量为 349.0 4 kg/ 6 6 7m2 ,较追第一次肥产量为 2 78.4 3kg/ 6 6 7m2 经济有效 ,且差异显著 ;在不施底肥和追第二次肥下 ,第一次肥不追产量为 2 5 4 .4 6 kg/ 6 6 7m2 ,较追第一次肥产量为 2 4 9.4 4 kg/ 6 6 7m2 经济有效 ,但差异不显著。说明 AC832 8BNC1 在低氮、低磷胁迫下 ,仍能较好地协调源、库、流关系 ,确保其产量稳定 ,具有较强的耐低氮和低磷能力 ;同时验证了玉米第二次追肥的必要性。
关键词: 低肥力 施肥方法 AC8328BNC1 耐瘠性 贵州


黔油1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利用区域试验资料 ,采用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杂交油菜品种黔油 11号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各因素对黔油 11号产量的贡献大小为单株生产力 >单株角果数 >分枝部位 >千粒重 >分枝数 >角实粒数 >株高 ;并建立了产量与各构成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2 6 1.15 - 1.2 2 x1 +0 .89x2 -2 1.5 1x3+0 .2 2 x4 - 3.85 x5+10 .4 0 x6 +8.72 x7。运用产量主效应值、离回归系数和回归离差分析表明 :黔油 11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适宜在贵州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杂稻两优363迟播条件下的栽培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为了探索迟播条件下两优 36 3的高产栽培技术 ,在贵州省中低海拔的凯里 (海拔 6 70 m) ,进行了一组杂稻两优 36 3的正交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在肥力较高田块栽插密度为 1.4 3万穴 / 6 6 7m2 ,采取单株苗栽插 ,施用纯氮肥 10 kg/ 6 6 7m2 和纯钾肥 15 kg/ 6 6 7m2 ,产量较高 ,省工、投入少 ,经济效益好 ;而增加栽插秧苗数 ,增施氮肥和钾肥量 ,部分处理虽增加了产量 ,但经济效益差 ,多数处理反而减产


余甘果酒酿制工艺的研究
《食品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并制定了余甘果酒酿制的工艺路线与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原料果在2.5%~4.0%的NaOH溶液(温度70~80℃)中去皮20~40s,再用100℃蒸汽处理1.5~2min,浆体中果胶酶和NaHSO3分别按0.1%(浆体重)、120~150mgSO2/L(浆体重)进行添加,采用一次加糖法将浆液糖度调至20%~25%,pH值控制在3.5~4.0(酸度为1.0~1.10g/100ml)的条件下主发酵10~12d(发酵温度15~20℃),后发酵3~4d并陈酿2~3个月,采用明胶澄清法澄清酒体并过滤,最后在65~70℃、杀菌时间15min条件下进行巴氏杀菌,所酿制出的余甘果酒品质最好。


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363制种技术研究
《种子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根据两用核不育系 36 0 S的育性安全期及开花习性 ,提出了两优 36 3在贵州的岑巩制种技术 :(1)两用核不育系36 0 S的育性安全期应安排在 7月 13~ 2 8日 ,抽穗扬花安全期应安排在 8月 5日左右 ;(2 )适时播种父母本 ,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 ;(3)建立合理的父母本群体结构 ;(4)提高异交结实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