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夏秋季警惕羊蓝舌病暴发

农技服务 2002

摘要:蓝舌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原是呼肠孤病毒属(Reovirus),病毒粒子主要在宿主细胞的胞浆里繁殖。主要发生在绵羊,其特征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和胃肠膜的溃疡性炎症变化,病羊(羔羊)长期发育不良。并带来死胎、胎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作物——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农技服务 2002

摘要:(一)什么是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原先在自然界是没有的,它是一种人们用多倍体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新物种。通过六倍体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黑麦的人工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数的人工加倍,使两个物种合并成为一个八倍体的新物种——小黑麦。现已被公认为全世界人工合成的第一种新作物。由于这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金优431的特性及高产栽培要点

贵州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优 4 31于 2 0 0 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和抗寒性强 ,并具有感光弱、株型较紧凑、边际效应不强的特性。在高产栽培中应注意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加大栽插密度和适当增加施肥量。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性 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法》在我省实施现状及对策浅析

种子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贵州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采用形成愈伤组织诱导出苗的方法进行了非洲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验。试验结果 ,花蕾作外植体直径在 0 .6~ 1.5 cm均能诱导出苗 ;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 MS+ 10 mg/ L 6 - BA+ 0 .5 mg/ L IAA+3%蔗糖 + 0 .6 %琼脂 ;最适增殖培养基为 MS+ 2 mg/ L 6 - BA+ 0 .2 mg/ L NAA+ 3%蔗糖 + 0 .6 %琼脂 ,增殖倍数达 5~ 6倍 ;最适生根培养基为 MS+ 0 .0 5 mg/ L IBA + 3%蔗糖 + 0 .6 %琼脂 ,培养 15 d,生根率达 10 0 % ;移栽最适基质配方为泥炭∶珍珠岩 =1∶ 2 ,移栽最适温度为 12~ 2 8℃ ,移栽成活率达 90 %以上。

关键词: 非洲菊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缘抗病基因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利用

种子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丰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种子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黔油 1 2号系 1 999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双低丰杂交油菜新品种 ,为加快该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对该品种的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该品种的产量比 CK增产 +9.58% ,其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变异系数相对 CK较小 ,回归系数 (bi=1 .1 60 2 )接近 1 ,回归离差 (S2 di=0 .0 4 83)接近零。表现出了较好的丰产、稳产和适应性

关键词: 黔油12号 丰产 稳产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风”对贵州中高海拔稻区杂交籼稻的影响及其对策

杂交水稻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秋风”对贵州中高海拔地区杂交籼稻的影响主要是显著降低结实率和产量。通过分析贵州审定的杂交籼稻组合的耐寒性和中高海拔地区迟熟组合与早中熟组合的产量表现 ,提出了预防“秋风”的对策 :选择早中熟组合和耐寒组合 ;适时早播 ,保温育秧 ,安全齐穗 ;合理密植 ,平衡施肥 ,提早抽穗 ;加强本省耐寒组合选育鉴定工作。

关键词: “秋风” 杂交籼稻 结实率 中高海拔稻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及裂区-间比设计选育杂交水稻强优势组合

贵州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用 4个自选的新恢复系与 7个不育系 ,按不完全双列方式配组出 2 8个杂交组合 ,应用裂区 -间比设计进行品比试验分析 ,估算亲本 6个重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 :新选育的中九A/ Q0 2 6 85、K17A/ Q0 2 6 85、新香 A/ Q80 730等组合优势很强 ;新选育的恢复系 Q0 2 6 85、Q80 730一般配合力强。在优质育种上 ,以“同恢渗粳”方法选育的恢复系应选长粒、粒形长宽比大的不育系组配。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完全双列杂交 选种 裂区-间比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中的钾肥效应研究

土壤通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贵州高海拔地区采用玉米高产栽培措施 ,获得了 12 .2 1t/hm2 的玉米产量 ,超过当地平均产量 2 .7倍 ,钾肥配施可增产玉米 0 .83~ 2 .5 8t/hm2 ,增幅 8.81~ 2 6.80 % ,施钾肥产投比可达 5 .1~ 6.1。施钾肥后玉米的品质有明显的改善 ,试验认为N∶K2 O比为 10 0 :75~ 113 ,即施氮 (N ) 2 0 0kg/hm2 ,施钾 (K2 O) 15 0~ 2 2 5kg/hm2 为宜。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玉米高产 钾肥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