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斑星天牛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摘要:从甘肃兰州郊区采集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僵硬虫尸上分离得到的2株单胞菌株FTN-1和FTN-12,形态学和生物学观察表明:两个菌株在PSA培养基上培养(24~25℃)96H的菌落直径均为3.2~3.7CM,基物表层的颜色为灰白色,基物为肉色;在米饭培养基上成咖啡色,在BILAI''S培养基上气生菌丝稀少,白色.FTN-1产生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大孢子为32.5~50UM,小孢子为7.5~15UM*3.75UM,小型分生孢子聚成假头状着生在细长的分生孢子梗上,大型分生孢子着生在短粗的瓶梗上,粘胞团为米黄色,厚垣孢子顶生或侧生;FTN-12也产生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大孢子为50~60UM,小孢子10~17.5UM*3.75~5UM,,粘胞团墨绿色,厚垣孢子顶生或侧生.根据镰胞菌鉴定方法,初步鉴定FTN-1为茄病镰胞(FUSARIUM SONALJ),FTN-12为茄病镰胞蓝色变种(FUSARIUM SONALI VAR.COERLEUM).
关键词: 黄斑星天牛 茄病镰孢 茄病镰孢蓝色变种 分离 鉴定


晚粳稻浙粳30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浙江农业科学 》 2004
摘要:浙粳 30 (原名浙湖 992、ZH992 )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兼高产晚粳稻新品种 ,2 0 0 3年 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适宜于浙江省作晚稻种植。主要特点是蒸煮品质优 ,胶稠度指标较其亲本兼对照秀水 6 3高 ,直链淀粉含量降低 ,米饭光泽好 ,口感柔软 ,食味佳 ;产量高 ,抗性好 ;单双季兼用 ,栽培容易。栽培技术为种子精选与浸种 ,因地制宜、适期播种 ,降低大田用种量 ,增施有机肥 ,控制高节位分蘖 ,适当延迟收获


蘑菇不同菌株的比较试验
《食用菌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 7个蘑菇菌株进行栽培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棕秀一号出菇最快 ,菇形和品质以棕秀一号、ABC为好。单产经t测试 ,以棕秀一号最高 ,与U3、2 796、460 7、30 0 3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白色蘑菇以英秀一号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