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桃主要性状遗传的倾向

河北果树 1990

摘要:目前世界上桃约有1000个品种和类型,我国有200多个。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桃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育新的优良品种是桃育种工作的当务之急。而杂交育种是选育品种的主要途径,其关键在于根据性状遗传规律科学地选配亲本,并在了解育种材料的性状特征和遗传动态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配亲本和较有把握地获得予期的杂种后代。桃具有许多有利于进行遗传研究的特点:(1)能自交结实,遗传因子较简单,便于进行遗传分析;(2)实生苗童期短,育种周期短,世代更替快;(3)许多经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性激素防治桃小的初步探讨

河北果树 1990

摘要:桃小食心虫是果树上的主要蛀果害虫,多年来基本上消灭了为害,但少数虫量,仍需常年喷药防治,否则易造成再次为害成灾。在防治上利用性激素做测报的手段是一个成功的经验,但能否把性激素做为一个防治措施应用生产,尚未见报道。为此;1989年在抚宁县茶棚乡小所庄做了初步探讨。该村基本上消灭了该虫的为害,在好果率90%的基础上,每年喷药防治两次,旨在虫口密度极低的基础上用性激素诱杀雄成虫,减少有效卵的数量,从而代替化防措施为目的,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防治新技术—利用红点唇瓢虫自然控制桑盾蚧

河北果树 1990

摘要:桑盾蚧又叫树虱子、桑白介壳虫等,主要为害桃、杏、李和樱桃,也为害苹果等多种林木。受害严重的桃树主侧枝布满介壳,枝条汁液被吸食造成树势衰弱,乃至小枝枯死,并可招来小蠹虫的为害,导致果品质量和产量严重下降,甚至死树。由于多年来果园一直使用有机磷农药,即使药剂杀死了大部分桑盾蚧的成虫和若虫,但由于成虫期和若虫期长达2—3个月,不可能连续多次喷布农药,所以壳内外总会留下来被杀死的幸存者,这些幸存者慢慢产生抗药性,就会更加猖獗繁殖。与此同时,由于喷布1605等有机磷农药杀死了桑盾蚧的有效天敌,如红点唇瓢虫、日本方头甲以及各种小蜂等,而且也杀死了其它害虫的天敌,如黑缘红瓢虫、异色瓢虫、草蛉、小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红枣生产管理技术的建议

河北果树 1990

摘要:近年我省红枣生产发展很快,由于经济效益较高,是发展多种经营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果农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如阜平、献县、曲阳、唐县、沧县等枣产区,红枣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但从目前红枣产量看,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所以除大力开发利用丘陵发展枣树外,应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目前存在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的问题,致使产量低而不稳,平均株产仅2.5公斤左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出几点建议供作参考。1.加强选种工作,实现良种化。我省红枣大多数为实生繁殖,种性混杂,这是低产和劣质的重要限制因子。所以必须加速选种工作,对选出的优种进行嫁接繁殖,加速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菇栽培料的堆制诱发灭菌法

农业科技通讯 1990

摘要:目前,以棉籽皮为原料的平菇生产,是采取多菌灵拌料的处理方法,以抑制杂菌孢子萌发和生长,其效果受杂菌数量、温度的影响很大。越夏存放的棉籽皮中杂菌种类多、数量大,加上发菌时气温偏高及发菌垛内高温,增强了料内微生物的活动能力,降低了多菌灵的抑制效果,因而很易造成污染。为此要求选用新的无霉变棉籽皮和低温发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锈果病与早期诊断技术

河北果树 1990

摘要:苹果锈果病(Apple scar skin diseased)是我国苹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渐趋严重,以致由于防治不力而造成很大损失。大冢义雄于1935年首次报告本病,最初认为是生理病变,继而证明可以通过嫁接传染,认为由病毒侵染所致。长期以来,许多科学工作者进行大量研究,但迄今未能证实。1982年小金泽硕城提出,苹果锈果病可能是由类病毒所致;陈玮等报告已从病株中提取到两种小分子的环状RNA。1984年,我们从苹果锈果病枝条中直接抽取输导组织液,通过离心富集得到一种细胞形态类似于立克次氏体的难养细菌(fastidious bacteria),经对病株花柄和幼嫩果柄超薄切片电镜检查,也已发现病组织内含有这种菌。用该菌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植株叶片不同部位保卫细胞长度观察

植物学通报 1990

摘要:保卫细胞长度不仅是植物水分生理研究的对象,而且是鉴定植株染色体倍性的一个指标。因此,我们对小麦10个品种(系、组合)100个植株顶部展开叶片的基部、中部和尖部的3000个保卫细胞长度的观察与统计(表1),结果表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灭扫利对山楂叶螨和苹果叶螨的抗药性监测

河北果树 1990

摘要:山楂叶螨和苹果叶螨是目前果树上的重要害虫,过去研究明确了两种叶螨对一些杀螨剂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如山楂叶螨对三氯杀螨醇、杀虫脒、水胺硫磷的抗药性分别为99倍、15倍和5倍,对E605和乐果的抗药性分别为28倍和11倍。苹果叶螨对三氯杀螨醇、杀虫脒和水胺硫磷的抗药性分别为36倍、4倍和5倍。自1987年采用20 %的灭扫利防治两种叶螨,基本控制了为害,田间大面积防治结果看出,3000倍液对活动虫态叶螨的杀伤力均在98%以上,对卵的杀伤力也在95%以上,有效控制期30—40天。但自1989年以来,两种叶螨发生量有上升趋势,田间受害较重的果园当年连续用灭扫利3—4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子吸水萌动过程中超微弱发光的变化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0

摘要: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生物有机体的细胞及细胞器,组织和器官都有光子发出。由于其光通量极低,被称为“超微弱发光”。其本质是由于机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产生了过氧化自由基,它们复合时产生光子。我们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玉米种子吸水萌动过程中超微弱发光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其在抗性鉴定中的应用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抗药性的研究

昆虫知识 1990

摘要:经1984~1988年测定,在河北省昌黎及附近地区的果园内,山楂叶螨对三氯杀螨醇、杀虫脒、水胺硫磷、E605和乐果分别产生了5~99倍的抗药性;苹果全爪螨对三氯杀螨醇、杀虫脒和水胺硫磷分别产生了2~4倍的抗药性。但两种叶螨对尚未用过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功夫菊酯(Karate)未产生明显的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