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贵州省稻瘟菌致病性分化的动态研究

种子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全国统一的 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把 1997~ 1998两年采自全省 33个县 (市 )的 180个有效单孢分离菌划分为49个生理小种。与 1987~ 1989年的测定结果比较 ,出现了 2 6个新的生理小种 ,分别是 ZA1 、ZA2 、ZA3、ZA7、ZA9、ZA1 7、ZA2 5 、ZA32 、ZA33 、ZA34、ZA38、ZA49、ZA5 4 、ZA5 7、ZB3、ZB5 、ZB9、ZB1 0 、ZB1 6 、ZB2 8、ZC8、ZC1 4 、ZD5 、ZD6 、ZD8、ZF2 ,且多为强致病力的 ZA群小种。过去的优势小种 ZG1 已被 ZA1 所取代。籼型种群小种出现频率由 1987年的 38.91%上升为 80 %。其中ZA群小种已成为我省稻瘟病菌的优势种群 ,且在省内各地均有出现。以上结果表明 ,强致病力籼型小种的大量增加和广泛分布是导致贵州省许多水稻杂交组合感病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鉴别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显性核不育材料9405A的育性遗传初步研究

种子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大白菜自交系 (92 0 9)与显性核不育两用系 (940 5 AB)的不育株 (940 5 A)测交 ,F1 代全部植株恢复可育 ,F2 代育性分离株行与不分离株行之比为 1∶ 1 ,在育性分离株行中 ,大部分株行内的育性比贴近 1 3(可 )∶ 3(不 )。这一现象表明 :92 0 9与940 5 AB的育性与呈相对显隐关系的 3个育性基因 Mf(可 ) >Ms(不 ) >mf(可 )或 4个育性基因 Mf(可 ) >Ms(不 ) >mf(可 )>ms(不或可 )和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点相关 ,由此构成 Msmf Mfmf、Msms Mfmf和 Msmf Mfms三类型的双基因杂合体 ,它的自交 S1 代均能产生 1 3(可 )∶ 3(可 )育性比的抑制效应 ,若 ms为不育属性时 ,可用具有复等位基因性质的双隐性不育基因纯合体 msmsmsms(不 )进行判别其前述三类型。 92 0 3AB应归属何型 ?尚待鉴定

关键词: 大白菜 9405AB 显性核不育性 抑制作用 复等位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系小菜蛾成虫脑突触体蛋白质磷酸化的研究

昆虫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 (L .)敏感品系、抗溴氰菊酯品系、抗杀虫双品系和抗杀螟丹品系的成虫脑突触体蛋白质磷酸化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 :蛋白质磷酸化在各个品系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cAMP和钙加钙调蛋白对不同品系小菜蛾脑蛋白质磷酸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 ;3种杀虫剂均对各品系小菜蛾的磷酸化反应有影响 ,杀虫双、杀螟丹表现为抑制 ,溴氰菊酯表现为加强。这种影响在敏感品系中表现得比抗性品系中要强烈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蛋白质磷酸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水稻新材料、新组合抗瘟性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杀菌剂5%广枯灵水剂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CSCD

摘要:室内 5 %广枯灵水剂对水稻稻瘟病菌菌丝、孢子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新杀菌剂 5 %广枯灵水剂不但能抑制稻瘟病菌菌丝的生长 ,而且对稻瘟病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好。 5 %广枯灵水剂 1 0 0mg/L的抑菌效果为6 7 1 % ;40 0mg/L的抑菌效果可达 1 0 0 %。对照药剂 2 0 %三环唑 40 0mg/L的抑菌效果仅为 84 4 % ,5 %广枯灵水剂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BC50 值 47 99mg/L ;2 0 %三环唑BC50 值 5 6 4 3mg/L ;5 %广枯灵水剂抑制稻瘟病菌菌丝生长 ,抑制稻瘟病菌孢子萌发以及BC50 值均明显好于当前广泛使用的 2 0 %三环唑

关键词: 稻瘟病 杀菌剂 广枯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原生质体培养技术选育根霉新菌株2.抗高浓度单宁根霉菌株的筛选

贵州农业科学 2000 CSCD

摘要:以根霉优良菌株 Q30 3为原始菌株 ,将脱去细胞壁的根霉原生质体和未脱壁的根霉孢子分别涂布在含 2 %单宁的再生培养基上 ,于 30℃下暗培养。 2 4 h后 ,未脱壁的根霉孢子不能长出再生菌落 ,而脱去细胞壁的根霉原生质体能长出再生菌落 ,再生率为 0 .0 8% ,是在不加单宁的再生培养基上的 5.59%。将一个再生菌落分别接种在含单宁浓度为 2 %的基本培养基、不含单宁的基本培养基中及交替接在含单宁 2 %和不含单宁的基本培养基上 ,连续 10代观察生长状况并测定产孢量 ,在10代后测定其糖化力。其抗高浓度单宁的性状稳定 ,生长速度、产孢量和糖化力都与原菌株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根霉 单宁抗性 原生质体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中地区酸性黄泥土西瓜平衡施肥试验初报

贵州农业科学 2000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宽窄行拉绳打点定距插秧的效果浅析

耕作与栽培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甘1号甘蓝的选育

长江蔬菜 2000

摘要:利用自交不亲和系 390 1和 6 4 0 5配制的春甘蓝杂种一代黔甘 1号 ,叶球扁圆 ,结球紧实 ,商品性好 ,冬性强 ,作春甘蓝栽培不易先期抽薹 ,且丰产、中熟、叶肉细嫩 ,风味品质佳 ,经济性状优良

关键词: 春甘蓝 黔甘1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能对金针菇杀菌保鲜的研究

中国食用菌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微波是指波长在1mm~1m(频率为300~300000mHz)之间电磁波。常规加热是先加热环境介质,再进入食品。微波加热方式是瞬时穿透式加热,被加热的食品直接吸收微波能而即刻生热,因而速度快,内外受热均匀;同时食品中的微生物也会吸收电能而使温度升高,破坏菌体中的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