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熟期菜豆(油豆角)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中国蔬菜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东北地区特色菜豆——油豆角的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相关性分析中,早熟品种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17对;晚熟品种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9对,两类熟性品种只有4对性状同时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主成分分析中,二者各提取4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均大于1,可分别解释83.612%和84.293%的方差;在第1主成分中,早熟和晚熟品种的荚宽、荚厚、单株产量、嫩荚质量和荚长等性状的权重系数均较大,是构成油豆角产量的主导因子,其他3个主成分分别有偏重不同农艺性状的贡献值。


玉米/辣椒间作复合群体生理效应研究Ⅰ.不同间作方式对玉米/辣椒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确定玉米/辣椒间作不同种植方式下,对玉米/辣椒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设置3种玉米/辣椒间作带型结构,带比分别为P/M2:3、P/M2:5、P/M2:7。从光合速率上看,在3种间作2:3、2:5、2:7中,玉米光合速率均为最高,其次是单作,辣椒光合速率最低,辣椒间作比单作光合速率降低6.78%~20.4%;从产量上看,3种间作方式在产量上均高于单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以2:3间作方式的总产量最高,比对照高84.7%。综合来看,2:5间作方式产值效应最好。


黑龙江省浆果加工的现状与展望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 2010
摘要:浆果加工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龙头企业呈现,集成产业链,形成产业化。表现出加工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品种更新加快,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有所提高,市场开拓广度扩大。抓住契机,加大力度,做强浆果这一产业,可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壮大。


杂草稻耐冷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以红长芒杂草稻、白长芒杂草稻、龙粳11、垦稻8号和绥粳3号为亲本材料,配制完全双列杂交。对亲本材料及杂交F1、F2孕穗期耐冷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杂草稻与栽培稻品种相比,优势在于冷水处理下结实率高、成穗率高、后熟快。在冷水处理下,对各组合F1抽穗期、株高、穗数、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颈长、成熟天数等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杂草稻多数性状的冷水反应指数值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以杂草稻作亲本的F1比普通栽培稻品种表现出较迟钝的冷水反应。在耐冷育种中,冷水处理下狭义遗传力高的性状为株高、千粒重和结实率等,且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容易通过对亲本的选择获得所期望的后代,低世代选择效果好。
关键词: 耐冷性 鉴定 冷水反应指数 配合力 遗传力 世代选择


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几种苹果主要病害的防治
《农药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爱可)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杀菌剂,于2008—2009年在西北地区测试了该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治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上述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100~200 g a.i/hm2处理剂量下,间隔10~l5 d,在生长季连续施药4~6次,能够有效控制上述苹果病害,防治效果优于腈菌唑乳油、甲基硫菌灵等常规药剂,且对供试作物安全。
关键词: 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 苹果褐斑病 苹果白粉病 苹果轮纹病 防治效果


云南省元谋县亚麻冬季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根据云南省元谋县低纬高原特色气候,从亚麻冬季南繁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出了适宜于该地区的亚麻高产栽培技术,为亚麻冬季南繁提供技术参考。


黑木耳最佳母种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比较分析了黑木耳——黑29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黑木耳母种培养基碳源以蔗糖和可溶性淀粉为最好;氮源以酵母膏为最好。


50%氟吗啉·代森锰锌WP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中国马铃薯 》 2010
摘要:为明确50%氟吗啉.代森锰锌WP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和安全性,连续2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使用剂量为每公顷1 200~1 600 g,间隔7~10 d,连续喷施3次,对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79.5%~84.3%,对马铃薯生长安全。
关键词: 50%氟吗啉.代森锰锌WP 马铃薯晚疫病 药效试验


黑龙江省旱区中低产田生产能力提高方法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 2010
摘要:黑龙江西部地区降水量下降,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干旱面积增加,大部分为中低产田。通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变旱作农业耕作制度,优化种植结构,提倡节水灌溉,积极造林种草、节水固沙等方法,提高黑龙江省旱区中低产田生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