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蔬菜新优品种

中国农村科技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料使用量对土壤环境、夏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浅水位条件下麦菜轮作体系中夏甘蓝生长季节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剖面硝态氮积累、夏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甘蓝生长季节正值雨季,导致各处理硝态氮累积峰值出现在靠近地下水位处,并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增多。有机肥用量增加导致甘蓝中白利糖度降低,但对其他品质指标没有影响;尽管大量使用有机肥导致土体剖面硝态氮的累积,由于淋洗作用,耕层硝态氮含量并不太高,有机肥用量对甘蓝中硝酸盐含量没有影响。因此,在绿色蔬菜生产中,应该避免盲目大量地使用有机肥料,以免增加污染环境风险和影响蔬菜品质,确保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关键词: 有机肥 夏甘蓝 硝态氮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产远志种质资源皂苷元含量测定

世界科学技术 2006

摘要:目的:研究晋产远志皂苷元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山西不同气候区远志资源皂苷元含量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晋产远志种质资源皂苷元含量与该资源所分布的农业气候区具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远志 山西 皂苷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选取南瓜属3个主要栽培种29个材料并选配了大量杂交组合,结果表明:美洲南瓜与中国南瓜或印度南瓜进行种间杂交,美洲南瓜只适合作为父本;中国南瓜或印度南瓜的不同试材作为母本与美洲南瓜杂交,存在亲和性差异,表现在坐果率、单果种子数、种子发育程度以及有胚果实率等方面的不同;美洲南瓜种内变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可通过相互杂交融合目标性状。试验总结出杂交授粉时间在上午6:30至8:30,采用全程防虫网覆盖、吊蔓栽培技术,可提高坐果率并延长种胚发育时间,改善南瓜属远缘杂交亲和性。

关键词: 美洲南瓜 远缘杂交 亲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蜂授粉效果评价的研究

中国蜂业 2006

摘要:蜜蜂授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在我国引起一定重视,养蜂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对蜜蜂授粉效果的科学评价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国际上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方法。本文将对蜜蜂授粉效果的评价方法,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以期引起同行重视,使蜜蜂授粉效果评价方法在发展中得到不断完善和规范,更加科学和准确。

关键词: 蜜蜂授粉 效果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优良新品种‘金亚’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亚’杏抗晚霜性强、早果、丰产。晋中地区6月底7月初成熟。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86g,果皮底色黄白,阳面稍具红晕,果肉浅黄,汁液丰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核小,仁甜,可食率98%,较耐贮运。适栽范围广,是我国杏产区更新换代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品种 抗晚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品种与肥料对苦荞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品种和施肥对苦荞麦产量和水肥利用影响的试验表明,“黑丰1号”、“黔威2号”的产量显著高于“寿阳灰苦荞”,且以“黑丰1号”最优。施肥后3品种产量明显增加,且以有机肥和无机肥各半量处理最优。种植优良品种和合理施肥可提高苦荞麦的水肥利用效率。

关键词: 苦荞麦 肥料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肥料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临草(麦)一号选育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临草(麦)一号是一种新型的饲草小黑麦作物。在山西选育与发展临草(麦)一号,不仅能充分利用山西省大面积的冬闲地和收获后的林果园地,而且在冬春枯草季节生产优质饲草,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并能减少水土流失,阻止沙尘暴的形成和危害,生态效益明显。但由于饲草产品和栽培技术研究的起步较晚,研发不足,严重影响其了推广和发展。鉴此,介绍临草(麦)一号的选育、用途和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饲草产品的迅速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临草(麦)一号 选育 用途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形态特征及籽粒内含物与抗麦红吸浆虫关系的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1999~2004年在山西省临汾市利用麦红吸浆虫圃对10个不同抗性品种的籽粒实际损失率、形态特征及籽粒内含物进行研究,明确了不同抗麦红吸浆虫小麦品种的主要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及籽粒实际损失率的差异。籽粒生化物测定表明,酚类、单宁和可溶性糖类是小麦抗麦红吸浆虫的重要次生代谢物,而酚类物质尤为重要。该项研究为抗麦红吸浆虫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提供了重要抗性指标。

关键词: 冬小麦 麦红吸浆虫 籽粒实际损失率 形态特征 生化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顶三叶形态研究

种子世界 2006

摘要:通过对谷子顶三叶形态的研究,发现现在的品种已经形成塔形结构的合理株型。今后顶三叶的选择方向是进一步缩短长度,增加宽度。

关键词: 谷子 顶三叶 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