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近自然管理方式对橡胶林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近自然管理后橡胶林土壤、根际和根表中真菌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为橡胶林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天然橡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试验场内建立1 ha橡胶林固定样地进行近自然管理,同时建立常规处理和除草剂处理的样地进行对比,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土壤、根际及根表中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群落功能.[结果]橡胶林进行近自然管理和除草剂处理后,其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降低,近自然管理后pH和含水率升高.常规林、近自然管理林和除草剂处理林土壤、根际和根表的主要优势真菌类群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近自然管理后橡胶林土壤中子囊菌门减少,根际和根表中子囊菌门增加.在OTU水平上进行PCoA分析,土壤和根表中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橡胶林土壤、根际和根表中真菌的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OTU水平上的γ多样性分析,根表中近自然管理林的真菌物种总量高于常规林和除草剂处理林;RD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根际和根表中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别为pH、全氮和有机质.通过FUNGuild功能预测,3种橡胶林土壤、根际及根表真菌群落的营养型以腐生营养型为主,土壤中腐生营养型真菌含量高于根际和根表,近自然管理后橡胶林土壤中腐生营养型真菌减少.[结论]近自然管理方式后橡胶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同时增加了土壤中真菌在根表上的富集.

关键词: 橡胶林 真菌 多样性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近自然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海南省木生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英文)

菌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于2010至2021年对海南省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植物园内的木生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标本2212份,经形态和分子系统研究,发现木生大型真菌702个种,根据最新分类系统隶属于19个目、68个科、256个属。其中多孔菌科、锈革菌科、炭角菌科、炭团菌科和丝齿菌科等16个科为优势科,共529个种,约占总数的75%;炭角菌属、锈革菌属、木层孔菌属、环纹炭团菌属、褐孔菌属、多年卧孔菌属、栓菌属和灵芝菌属等32个属为优势属,共357个种,约占总数的51%。此外,共有3个新属和92个新种是本研究根据采自海南省的模式标本发现发表的。这些物种中22种为食用菌,71种是药用菌,6种是有毒菌类。

关键词: 木生大型真菌 多样性 食用菌 药用菌 毒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妃子笑荔枝LcSAI启动子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酸性转化酶在荔枝糖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克隆和分析荔枝酸性转化酶基因(LcSAI)启动子,以期为LcSAI调控荔枝糖代谢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妃子笑荔枝果肉为材料,根据荔枝基因组序列信息,克隆LcSAI上游约1 500 bp的启动子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启动子序列中的转录起始位点、顺式作用元件及CpG岛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克隆得到1 514 bp的LcSAI启动子序列,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除了存在大量的启动子核心元件如TATA-box和增强元件CAAT-box外,还存在光响应顺式元件、激素应答元件、厌氧诱导响应元件、MYB结合位点、MYC结合位点及一些未知功能的顺式作用元件。LcSAI启动子序列可能存在3处核心启动子区域,LcSAI启动子区没有预测到符合限定条件的CpG岛。【结论】LcSAI基因启动子与逆境胁迫有关,推测酸性转化酶在荔枝抵御逆境胁迫的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妃子笑荔枝 酸性转化酶基因 启动子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沃柑在海南儋州的引种表现及生产建议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沃柑(香橙砧)引种到海南儋州,物候期明显提前,生长期延长,树体生长迅速,成形快,早结丰产.3年生树,平均株高2.61 m,主干茎粗60.81 mm,冠径2.04 m×2.36 m,平均株产48.6 kg.果实从11月中下旬开始成熟,可挂果至次年4月初,落果少.单果大,皮薄,多汁.平均单果质量172 g,果皮厚度2.65 mm,出汁率58.34%,可食率71.8%,可溶性固形物9.95%(最高可达13.9%),可滴定酸0.52 g/100 mL,固酸比21.34.沃柑是适宜儋州发展的杂柑良种.在生产上,应从严控种苗质量、规范建园、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和强化树体管理等方面入手,确保果实品质稳定提升和产量稳定.

关键词: 儋州 沃柑 引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RPW8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PW8(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locus 8)是对植物多种病害,尤其白粉病具有抗性的广谱抗病基因位点,通过对橡胶树RPW8基因进行克隆及表达分析,为橡胶树抗白粉病机制解析和分子育种等方面打下基础.以橡胶树'热研73397'为材料,采用RT-PCR克隆HbRPW8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qRT-PCR方法,测定7种激素和白粉菌侵染不同时间、不同病害等级处理后RPW8基因表达量.该基因cDNA全长570 bp,编码189个氨基酸,该蛋白的分子量为21.73 kDa,等电点为9.23,脂肪系数为86.30,总平均亲水性指数为-0.404,为亲水性蛋白,共有8个磷酸化位点,无跨膜域和信号肽,定位于细胞核,具有RPW8的保守结构域,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HbRPW8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元件,分别占氨基酸序列的70.90%和22.22%.亲缘关系显示,HbRPW8基因与木薯RPW8基因相似性最高.过氧化氢(H2O2)、水杨酸(SA)、乙烯利(ETH)、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能迅速诱导HbRPW8转录本的表达,并在处理后0.5 h达到最高水平,分别约为对照的14倍、6倍、75倍、2.5倍和4倍;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后6 h达到最高水平,是对照的10倍左右;生长素处理后HbRPW8转录本显著下调;随着白粉菌侵染时间和病害等级的增加,HbRPW8的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初步表明,HbRPW8可能参与橡胶树的抗病反应机制,为橡胶树抗病育种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HbRPW8基因 qRT-PCR 生物信息学 RPW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参薯miR172基因与靶基因AP2特征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薯是热带和亚热带的重要薯类作物,其块茎中富含淀粉。由于miR172是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关键基因,为分析miR172及其靶基因AP2的基因特征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本研究开展参薯miR172及靶基因预测分析和验证。基于参薯转录组和基因组序列,找到8个DalmiR172基因,并预测到其靶基因主要为AP2基因家族。通过多序列比对,发现8条DalmiR172成熟序列高度保守,其前体序列有一定差异。通过RT-qPCR分析参薯miR172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参薯已结薯植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参薯幼苗期,表明miR172的表达水平在参薯幼苗到结薯时期呈增加趋势,推测miR172可能对参薯块茎形成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实验验证了参薯miR172负调控AP2的转录水平。本研究为miR172-AP2调控模块在参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分析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参薯(Dioscorea alata) miR172 AP2 特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霉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促进杧果成花的作用和对顶芽代谢谱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缩节胺、调环酸钙和烯效唑组合物(简称SPD)诱导杧果成花效应机制。【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分析杧果成花诱导不同阶段顶芽代谢物差异。【结果】与清水处理相比,应用SPD处理,检测到的582种代谢物中有372种存在差异(变量重要性投影VIP≥1,差异倍数FC≥2或≤0.5)。其中,在SPD处理80~100 d后,随着顶芽的休眠解除,顶芽中脂质、酚酸、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代谢物含量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8种脂质包括12种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7种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和1种游离脂肪酸(FA)在80~100 d显著上调,脯氨酸、抗坏血酸、碳水化合物和单宁含量持续增加。而L-半胱氨酸、L-组氨酸和L-高甲硫氨酸,在SPD处理30~100 d后相对含量变化超过10倍,但在对照组中没有显著变化。【结论】研究结果为亚热带地区杧果开花管理提供一种潜在的方法,并为应用赤霉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促进杧果成花内在机制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杧果 成花诱导 代谢谱 脂质 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转录因子BES1s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ES1/BZR1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且是油菜素内酯(BR)信号转导途径的唯一转录因子,为探讨其在植物抗病抗逆反应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运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分析了杧果BES1s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结构域、蛋白质结构和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研究表明,杧果BES1s家族理化性质预测结果显示,成员外显子个数相差较大;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杧果BES1s成员均具有BES1_N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和二级结构表明,成员可分成3组,不同组之间成员存在较大差异、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存在3种结构.在qRT-PCR法测定基因表达量中发现,在胶孢炭疽菌(Cg)侵染过程中MiBES1.1和MiBES1.5持续上调表达;MiBES1.12和MiBES1.13持续下调表达.在细菌性黑斑病菌(Xcm)侵染过程中,在12 h时除MiBES1.7和MiBES1.9,其他成员上调表达;在3 h时MiBES1.1~MiBES1.5和MiBES1.11下调表达.在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过程中,MiBES1.7、MiBES1.9和MiBES1.2持续下调表达;在48 h时,除MiBES1.5和MiBES1.11~MiBES1.13其他成员下调表达.本研究结果可为杧果BES1s家族成员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转录因子 杧果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11个杧果品种(系)果实品质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深入了解杧果种质资源多样性,对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收集的11个杧果品种(系),测定其单果质量等9个果实品质指标,并对其中7个指标进行了变异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果实品质指标差异较大,其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5.99%;果实横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55%。11个杧果品种(系)可聚为两大类,第一类种质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粗纤维高于第二类,第二类种质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均高于第一类。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3.987%,第1主成分贡献率最高,为27.376%,其主要决定因子是维生素C含量。综合评价看出,金煌杧、黔山杧1号、热农1号3个品种(系)果实品质优良。

关键词: 杧果 果实品质 变异系数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DELLA-GAI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ELLA蛋白是赤霉素(GA)代谢通路中的受体因子,参与了数种环境信号、激素信号的系统反应.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的手段,参考NCBI登录的'阿方索'芒果的基因组数据,克隆了'贵妃'芒果的DELLA-GAI基因.其全长cDNA序列长2 120 bp,包含一个1 71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72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62.9 kD,等电点为5.10.由系统进化树分析可知,可可、榴莲、番木瓜、木薯等作物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聚为一类.经互作蛋白分析发现,芒果DELLA-GAI可能与GID1B、GID1C、SLY1、PIF4、JAZ1、GA3OX1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启动子结构分析发现,该启动子主要含有MYB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植物抗病相关元件、MYC响应元件、MYB识别位点以及脱落酸和水杨酸响应元件.通过检测DELLA-GAI基因在'贵妃'芒果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发现,其在果实成熟期和完全成熟期表达量比较高,而在幼果期的表达量比较低.该基因及其启动子的研究与分析为探究'贵妃'芒果果实色泽及其抗逆境调控机制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芒果 DELLA-GAI基因 启动子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