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红脉穗螟寄生蜂寄主选择研究

生物安全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红脉穗螟寄生蜂繁育技术,为该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内饲养研究了红脉穗螟幼虫寄生蜂褐带卷蛾茧蜂和蛹寄生蜂周氏啮小蜂(海南种)对4种昆虫的寄生效果,并对最佳接种比例进行筛选.[结果]褐带卷蛾茧蜂对大蜡螟幼虫寄生效果优于米蛾幼虫,且对黄粉虫和大麦虫幼虫不表现寄生特性,褐带卷蛾茧蜂和大蜡螟幼虫的最佳接种比例为1 ∶ 1和2 ∶ 1,其中在2 ∶ 1接种比例处理中的寄生率和单寄主产蜂量分别为76.67%和34.60头;4种昆虫蛹均可用于繁育周氏啮小蜂,从寄主的繁育成本和寄生效果分析,以黄粉虫蛹效果较最佳,接种蜂虫比以2 ∶ 1为宜,此时的单寄主产蜂量为148.60头.[结论]寄主和接种比例不同会影响寄生蜂的寄生效果,本研究中褐带卷蛾茧蜂适宜寄主为大蜡螟,最优蜂虫比为1 ∶ 1和2 ∶ 1,周氏啮小蜂(海南种)适宜寄主为黄粉虫,最优接种蜂虫比为2 ∶ 1.

关键词: 红脉穗螟 寄生蜂 寄主选择 接种比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海南岛2007-2018年森林时空变化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岛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大热区之一,森林资源极其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世纪以来,海南省的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橡胶林作为当地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面积因全球胶价的快速攀升增加了约50%,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橡胶等人工林的增长将对森林的结构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监测森林现状及动态变化可为海南岛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重要依据.本文联合Landsat/Sentinel-2光学和PALSAR/PALSAR-2雷达多源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海南岛为研究对象,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监测海南岛2007—2018年的森林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8年海南岛森林面积增长显著,从2007年的1.94×104 km2增长至2018年的2.15×104 km2,覆盖率从56.43%上升到62.59%,森林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0.99%;(2)2007—2018年,在海南岛18个市(县)中有15个市(县)的森林面积呈正增长趋势,其中增长排前5的市(县)(儋州市、澄迈县、琼海市、临高县、定安县)增长面积占正增长市(县)总增长面积的68.78%,仅有东方市、三亚市和琼中县3个市(县)的森林面积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13、76、113 km2;(3)森林增长集中分布在海拔小于200 m和坡度小于8°的区域,分别占增长总面积的92.88%和91.43%;(4)橡胶林的增长是森林面积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橡胶林面积增长最多的5个市(县)其森林面积也增长最多,这5个市(县)的橡胶增长总面积占森林总增长面积的63.40%;(5)森林损失区域集中在海南岛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高郁闭度森林(如橡胶林)逐步转换为郁闭度较底的热带果园(如芒果园等),另外旅游建设开发、城市化和水利建设等也导致了部分森林损失.研究总体显示,海南岛2007—2018年森林在低海拔平缓区域增长显著,森林消长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中部山区森林持续保持较高的覆盖度且较少大面积森林损失,总体增长模式良好.

关键词: 热带森林;时空动态;海南岛;橡胶林;遥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林果园杂草治理策略、观点和措施

中国植保导刊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长期的农林果园杂草治理实践,提出要区分1年生作物园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和多年生作物园区(果树、林木等经济作物)的杂草治理策略,即1年生作物园区杂草治理要以除早除小、平衡除草、"斩草除根"为原则,采取农业治草、理化治草、生物治草;多年生作物园区杂草治理要以养好地和树的生态控草为原则,采取生草控草、割草控草、盖草控草和间套作控草等生态办法,"斩草不除根".提出生好草良草的果园才可能成为生态果园的新观点及果园生草控草、养地、养树、养畜和驱虫防病的生态化管理新措施.

关键词: 杂草治理;果园生草控草;生态果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产地香牙蕉的营养品质

热带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方法对采自5个产地的香牙蕉(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和广东)功能性营养成分与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首先对5个产地香牙蕉样品的各营养和感官指标进行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得到5个产地香牙蕉样品分别在F1风味和矿物质元素指标(甜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水分、钾、磷、镁、铜)、F2维生素类指标(维生素B6、烟酸、β-胡萝卜素和多糖)、F3外观指标(长度和围径)、F4感官指标(香味、可食率)、F5功能性指标(槲皮素、总抗性淀粉)五大主成分上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8.89%,因此这5个因子能够用作分析香牙蕉品质的主要指标.通过三维散点图和计算综合得分,云南、广东、海南省3地香牙蕉样品总体得分居高,结果表明香牙蕉营养品质较高,而福建省香牙蕉营养品质较低.进一步结合聚类分析的层次聚类和K-均值聚类2种分析方法,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云南省香牙蕉品质最高,其余产地品质分属一类与二类.这可能与各指标差异性分析中的云南省香牙蕉样品在 β-胡萝卜素、香蕉多糖和矿物质元素等指标上显著高于其他4个产区(P<0.05)相关.通过以上不同方法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来自五大产区的香牙蕉样品综合营养品质水平,研究结果为我国香牙蕉的品种培育、产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关键词: 香牙蕉 营养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改性壳聚糖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高分子通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纳米载体由于对药物的包封和释放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杀虫剂中药物分子免受外界条件的降解,且对目标害虫具有缓慢释放作用,在农业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本文通过酰基化反应将α-亚麻酸(ALA)疏水性脂肪长链和尿素(urea)亲水性基团接枝到羧甲基壳聚糖上,制备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U-CMCS-g-ALA),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然后,以U-CMCS-g-ALA为壁材,噻虫胺(CTD)为芯材,采用超声波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载药纳米胶束CTD@U-CMCS-g-ALA。扫描电镜显示纳米胶束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465 nm,在室温条件下具有缓释性能和pH响应性能,在弱酸和中性环境中(pH=6.5,pH=7.4)可以释放出更多的药物。最后通过人工饲料掺入法对甘蔗螟虫测试抗拒食活性,结果显示载药纳米胶束能有效抑制甘蔗螟虫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杀虫性能。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两亲性 纳米胶束 自组装 杀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壳生物炭对海南滨海土壤的改良效果

生态环境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椰壳生物炭为改良材料,海南滨海盐渍土壤为改良对象,设置5种不同椰壳生物炭与滨海土壤体积比处理,分别为0?20、1?20、2?20、3?20和4?20,采用盆栽试验种植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skal),研究椰壳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滨海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添加1?20—4?20椰壳生物炭后,土壤pH得到明显改善,由酸性变为中性;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得到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42.4%—153%、32.1%—36.7%、35.0%—44.6%和70.0%—220%(P<0.01);空心菜的生长得到明显促进,平均每株叶片数、单株鲜重和地下部根重分别增加19.7%—29.6%、43.2%—59.7%和81.3%—119%(P<0.05).(2)添加2?20—4?20椰壳生物炭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21.3%—71.1%(P<0.01);土壤盐度显著下降6.83%—14.9%(P<0.05).(3)添加1?20—3?20椰壳生物炭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并优化了细菌群落结构,ACE、Chao1和Shannon指数分别提高了6.50%—14.4%、3.50%—11.9% 和3.34%—3.56%;与碳氮循环能力相关的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和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的丰度分别提高了44.3%—67.2%和229%—243%.(4)RDA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椰壳生物炭能通过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细菌多样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来降低土壤盐度.综上,添加体积比为2?20—3?20的椰壳生物炭可显著降低滨海土壤盐分、改善土壤pH、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和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并优化其群落结构,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关键词: 椰壳生物炭 滨海土壤 盐分 养分 酶活性 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林自然遮阴对间作节水抗旱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节水抗旱稻是一类新型的杂交水稻,兼具水稻的高产、旱稻的广适性特点,是应用于旱地间作的优选作物.为了探明不同密度椰林自然遮阴对间作节水抗旱稻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以节水抗旱稻(旱优113号)为研究材料,设置3个遮阴处理[分别为椰林株行距4 m×8 m(15%遮阴度)、椰林株行距4 m×6 m(25%遮阴度)、椰林株行距4 m×4 m(35%遮阴度)],以大田单作节水抗旱稻为对照(0%遮阴度),分析林下节水抗旱稻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差异.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椰林遮阴度的增加,节水抗旱稻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先显著降低后略增再降,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显著降低,PSⅡ潜在活性和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先显著降低后略增.当林下遮阴度高于25%时,节水抗旱稻的光合作用受到较大胁迫.产量结果表明:随着椰林遮阴度的增加,节水抗旱稻的产量显著减少,但在25%遮阴度内,产量可达4983 kg/hm2以上.研究发现,在椰林间作节水抗旱稻模式中,当林下遮阴度不高于25%时,水稻光合作用可正常进行,产量达标,因此推荐间作节水抗旱稻的椰林株行距不低于4 m×6 m.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椰林间作 遮阴胁迫 光合作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SNP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单果质量QTL定位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凤梨朵”ד大乌圆”的杂交后代F1 200株(FD群体)作为作图群体,结合父母本,利用RAD-seq技术开发SNP标记,采用Joinmap 4.1软件构建遗传图谱,使用Mergemap进行整合;并采用MapQTL软件对单果质量进行QTL定位,确定QTL位点的数量、位置。结果表明,使用MergeMap软件对父母本连锁群进行整合,整合图谱共形成15个连锁群,总的遗传距离为2 873.39 cM,平均遗传距离为0.36 cM,包含8 014个SNP位点。在该图谱上监测到65个与单果质量性状相关的QTL位点,分布于lg1、lg3、lg4、lg5、lg8、lg10、lg14连锁群上。本研究所构建的遗传图谱是目前龙眼上所建立的标记数量最多,密度最高的遗传图谱,为未来龙眼数量性状精细定位、图位克隆以及功能基因挖掘等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 龙眼 高密度遗传图谱 高通量测序 QTL定位 连锁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蜜种子杂粮冲调粉工艺及血糖生成指数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 以菠萝蜜种子和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杂粮为主要原料制作冲调粉,研究蒸制、水煮、烘烤3种熟化工艺和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喷雾干燥3种干燥方法对其血糖生成指数及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快速体外淀粉消化法测定淀粉水解率并计算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xpected glycemic index,eGI),结合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total amino acids,EAA/TAA或E/T)营养模式设计原料配比,运用FlavourSpec?风味分析仪,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测定冲调粉中挥发性物质.结果 40 min水煮熟化对原料eGI影响较小,熟化后燕麦米eGI为59.8,其他原料eGI均接近或小于55;3种干燥工艺中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原料eGI影响较小,进风温度150℃喷雾干燥后,除绿豆外的其他原料eGI均较其他干燥方式最低,干燥后荞麦粉eGI为56.1,其他原料eGI均小于55;菠萝蜜种子、红豆、红花芸豆、绿豆、荞麦、豌豆配比为20∶15∶28∶15∶10∶12的冲调粉中主要以醛酮类挥发性风味物质为主,累计代表性为99%,同时,水煮-喷雾干燥冲调粉中还含有少量酯类物质,烘烤-粉碎冲调粉中还产生了一些吡嗪、呋喃类杂环化合物,特征差异较大;此比例下水煮-喷雾干燥工艺制作的冲调粉E/T值为0.40,eGI为50.71.结论 本研究研制的菠萝蜜种子杂粮冲调粉的氨基酸E/T值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模式,营养价值高,且eGI较低,符合低GI食品要求.

关键词: 估计血糖生成指数;菠萝蜜种子;杂粮;冲调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MeAHL19的互作蛋白筛选及鉴定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T-hook核定位蛋白(AT-hook motif nuclear localized protein,AHL)是一类具有AT-hook基序的核定位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究木薯(Manihot esculenta)AHL家族成员MeAHL19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蛋白互作网络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T4连接法构建诱饵载体pGBKT7-MeAHL19,利用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双杂交技术(yeast two-hybrid,Y2H)在木薯cDNA文库中筛选MeAHL19的互作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MeAHL19及其互作蛋白的基因表达模式.结果显示:酵母双杂交筛库获得20个阳性克隆,经PCR扩增并测序比对后鉴定出8个候选互作蛋白,Y2H回转验证发现,MeAHL19蛋白与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小链(ribulose 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small chain,RBCS)蛋白可在体外互作;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实验进一步验证了MeAHL19与RBCS在本氏烟草(Nocotinan benthamiana)叶肉细胞中发生互作.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eAHL19主要在根中表达,而RBCS在根、茎和叶中的表达水平基本一致;MeAHL19与RBCS在木薯中共同响应非生物胁迫和外源激素应答.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MeAHL19在木薯逆境响应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科学参考.

关键词: 木薯 木薯AT-hook核定位蛋白19(MeAHL19)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双分子荧光互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