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会造成奶牛乳腺发炎肿胀,使产奶量大幅下降。作为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复杂,饲料污染、病原菌感染以及环境因素均可以导致乳房炎的发生。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常会造成乳腺组织的局部炎症,随着无乳链球菌分离率的增加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步攀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无乳链球菌能够定植于宿主体内,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而其自身毒力因子会引起宿主机体疾病的产生。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毒力与耐药性本身互为关联,耐药性的增强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毒力,表明了耐药性与毒力因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笔者主要回顾了国内外链球菌以及其他细菌毒力基因与耐药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从无乳链球菌毒力因子及耐药性等多种角度入手,分析了无乳链球菌的毒力机制以及毒力基因,并对近5年国内不同地区无乳链球菌耐药性进行统计,从细菌种类、环境和相关机制对链球菌的毒力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以期为无乳链球菌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筛选出合理的抗菌药物并对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番茄microRNA调控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的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回顾与总结番茄MicroRNA(miRNA)调控其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为番茄育种的应用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汇总并对比分析文献数据。【结果】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位于基因组非编码区长约21~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其通过定向降解靶基因mRNA和抑制其翻译,对靶基因表达在转录后水平起调控作用。高通量测序的出现有助于植物miRNAs的数量呈指数增长,使得miRNAs相关数据库种类及数据量日渐丰富。番茄诸多生物学过程都受到miRNA的调控,包括植株形态、器官发育、生长发育以及响应干旱、盐、温度和生物胁迫等方面。【结论】miRNAs在番茄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围绕miRNAs及其靶基因对番茄的调控机制,定向改变番茄果实品质及生长周期。


春麦田禾本科杂草化学防除药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对春小麦田野燕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小区的杂草株数、鲜质量,评价供试药剂对春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春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药后30 d,7.5%啶磺草胺WG 8.44、11.25和14.06 g/hm2、30%甲基二磺隆OD 45.00、67.50和90.00 g/hm2和70%氟唑磺隆WG 18.90、25.20和31.50 g/hm2对春麦田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3.65%~100.00%和97.55%~100.00%。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 82.80 g/hm2、15%炔草酯WP 67.50 g/hm2、5%唑啉·炔草酯EC 60.00 g/hm2和3.6%二磺·甲碘隆WG 10.80 g/hm2对春麦田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2.62%~97.88%和95.66%~98.41%,各处理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药剂处理对春小麦生长发育无异常影响,无药害。【结论】7.5%啶磺草胺WG 8.44、11.25 g/hm2,30%甲基二磺隆OD 45.00、67.50 g/hm2,70%氟唑磺隆WG 18.90、25.20 g/hm2,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 82.80 g/hm2、15%炔草酯WP 67.50 g/hm2、5%唑啉·炔草酯EC 60.00 g/hm2和3.6%二磺·甲碘隆WG 10.80 g/hm2可有效防除春麦田野燕麦、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且对春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合理轮换使用。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测定新疆黑枸杞红酒中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nductively20coupled20plasma20tandem20mass20spectrometry,ICP-MS/MS)分析方法测定新疆黑枸杞红酒中22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黑枸杞红酒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ICPMS/MS测定22种微量元素含量,在MS/MS模式下以O2为反应气体,消除干扰,将检测结果经过适用性验证后运用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该方法检出限0.02~0.3μg/L、相对标准偏差1.22%~2.05%、样品加标回收率89.4%~101.0%,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新疆黑枸杞酒微量元素的测定。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累计方差贡献率的80.961%来源于前5个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确定Ni、Al、Sn、Sr、Se为新疆黑枸杞红酒的特征元素。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 新疆黑枸杞红酒 微量元素 主成分分析


普通草蛉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应用昆虫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评价普通草蛉Chrysoperla carnea幼虫对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的捕食反应和选择偏好,以明确普通草蛉幼虫对这2种蚜虫的控害能力。【方法】室内设置不同密度的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统计普通草蛉2龄和3龄幼虫对2种猎物的捕食量,研究普通草蛉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结果】相同猎物密度下,普通草蛉2龄、3龄幼虫对麦二叉蚜的捕食量均低于麦长管蚜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对2种小麦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和HollingⅢ功能反应新模型。3龄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89和1.106,大于2龄幼虫对猎物的瞬时攻击率,同一龄期草蛉幼虫对麦长管蚜的瞬时攻击率及日最大捕食量大于麦二叉蚜,2龄和3龄幼虫对麦长管蚜的处理时间为0.005 d和0.004 d,均小于对麦二叉蚜的处理时间。普通草蛉幼虫对麦长管蚜的最佳寻找密度高于麦二叉蚜,其中2龄普通草蛉幼虫捕食麦长管蚜的最佳寻找密度最高,为39.200。普通草蛉幼虫对小麦蚜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增加而降低,对麦长管蚜的搜寻效应高于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搜寻效应的下降趋势大于麦二叉蚜。【结论】普通草蛉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有较大的控害潜能,对于麦长管蚜的取食及控制能力高于麦二叉蚜。


核桃物料空气动力学特性与风选分离装置试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核桃分离装置的清选性能,研究核桃物料空气动力学特性,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核桃风选分离装置.[方法]以新新2核桃为试验对象,首先对正常核桃与空瘪核桃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理论分析,获得其悬浮速度,然后设计了核桃风选分离装置,并对风机进行选型计算,确定风机型号和转速范围,最终对该装置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其较优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验证其工作性能.[结果]通过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得到正常核桃与空瘪核桃的悬浮速度分别为28.72、23.26 m/s,确定风机型号为2.5A-CF(A),取风机转速范围为2400~3400 r/min;试制物理装置,并进行正交试验,获得该装置的较优参数组合:风机转速2900 r/min、调风板倾角80°、喂入量900 kg/h,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核桃清选率为98.95%,损失率为1.24%.[结论]该装置有效地提高了核桃清选率,降低了损失率,具备良好的清选性能,可为研制核桃分离装置提供理论参考.


大白菜中氟氯氰菊酯残留的快速测定及方法评估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检测阿克苏市市场中大白菜氟氯氰菊酯农药残留,进行菊酯快检试剂盒在大白菜氟氯氰菊酯农药残留中适用性评估。【方法】采用行业标准NY/T 761-2008参比方法和菊酯快检试剂盒对阿克苏市售大白菜中氟氯氰菊酯进行测定,并对菊酯快检试剂盒根据《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在大白菜中适用性进行评估。【结果】所得大白菜样品经气相色谱测定,均未检出氟氯氰菊酯。根据不同加标水平检测结果分析,实验所用快检试剂盒的灵敏度75%,其对菊酯类农残具有特异性100%,其假阴性率25%,假阳性率0,试剂盒检出限为0.4 mg/kg。【结论】阿克苏市售大白菜氟氯氰菊酯残留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限量要求,所用试剂盒适用于大白菜中氟氯氰菊酯残留的快速筛查。


哈密瓜叶色黄绿突变体Cmygl-1的高光合生理特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光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叶绿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的理想材料。为了探究哈密瓜叶色黄绿突变体Cmygl-1的光合生理特性,以突变体、野生型近等基因系及F2遗传群体为试材,对叶色表型、农艺性状指标分别进行调查统计,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试剂盒法分别测定叶绿素含量和酶活性,利用LI-6400光合仪和透射电镜分别进行光合特性测定和叶绿体结构扫描。结果表明,突变体叶色黄绿性状能够稳定遗传,受1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突变体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绿体膜较模糊,类囊体片层数减少,排列松散;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显著升高,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与野生型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突变体的高净光合速率可能为非气孔因素;在低CO2浓度环境下,突变体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野生型,说明其具有较强的CO2固定能力;突变体遭受膜脂过氧化损伤,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升高;其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GSH/GSSG值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表明其能够激活自身抗氧化酶系统,清除体内过量的活性氧物质;突变体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等光合碳同化关键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可能是突变体净光合速率升高的原因。本研究结果为突变体高光合特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国内外骨干玉米自交系耐低温萌发能力综合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选用来自美国、德国、前南斯拉夫、加拿大和中国的玉米种质,研究耐低温萌发能力,筛选耐低温萌发能力强的种质,为耐低温种质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基础和技术支撑。【方法】以74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运用田间直接鉴定法和室内鉴定法,调查测定标准发芽率(SGR)、冷浸发芽率(CIGR)、田间常温出苗势(NFEP)、田间常温出苗率(NFER)、田间低温出苗势(LFEP)、田间低温出苗率(LFER)、田间常温发芽指数(NFGI)、田间常温活力指数(NFVI)、田间低温发芽指数(LFGI)和田间低温活力指数(LFVI)等10个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对玉米种子耐低温萌发能力,并综合评价。【结果】参试玉米自交系耐低温萌发能力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鉴定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在10.10%~145.47%,累计贡献率为73.554%,回归建立了玉米自交系种子耐低温萌发能力综合评价数学模型Y耐低温=0.162+0.250XNFGI+0.246XLFGI,预测结果与隶属函数值(L)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基于耐低温萌发能力综合评价值,将74份自交系分为5个等级,筛选出耐低温萌发能力极强自交系1份,耐低温萌发能力较强的自交系12份,耐低温萌发能力中等的自交系45份,耐低温萌发能力较弱的自交系13份,耐低温萌发能力极弱的自交系3份。【结论】筛选出的耐低温萌发能力极弱自交系Shen137、D3M、JSH2402和耐低温萌发能力极强的自交系Xinzi3113,将应用于耐低温QTL定位,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研究中。常温田间发芽指数和低温田间发芽指数可作为评价自交系耐低温能力的主要指标。


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菌剂对番茄褪绿病的防效及其作用机制
《植物保护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PSB-06菌剂对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的抑制作用,连续3年在田间进行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菌剂对ToCV的药效试验,并在室内研究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田间试验结果显示,PSB-06菌剂处理能降低ToCV的发生,植株发病率均低于50%,均显著低于清水和氨基寡糖素处理;室内试验结果显示,PSB-06菌剂处理能抑制病毒传播,喷施PSB-06菌剂后的感病番茄的SA含量达532.67 mg/g,PI II和NPR1基因表达量也相对上升;同时,健康番茄与感病番茄的叶绿素含量均明显升高;经PSB-06喷施后番茄植株上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生存数量降低。蛋白组学分析结果表明,PSB-06处理促使植物代谢及防御的相关蛋白均上调。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6菌剂能增强植物免疫和防御烟粉虱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ToCV的发生及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