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贵州油菜种质资源搜集利用和研究

种子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综述了贵州油菜种质资源的搜集利用和研究概况,并对其分布特点、生态类型、分类情况、性状特征和抗逆性等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通过鉴定.还发现了一批宝贵的持异资源,丰富了我省的油菜基因库。

关键词: 贵州 油菜 种质资源 搜集利用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粉籽(胭脂花)除疣法

农技服务 1999

摘要:疣,又叫瘊子、俗称“羞子”,是由病毒侵入引起的一种人体皮肤病。症状是皮肤上出现跟正常皮肤颜色相同的或黄褐色的突起,表面干燥而粗糙,不疼不痒,不治久留。多长在面部或手上和脚背,情形之一者突起颗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的分布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种子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从贵州大豆品种中随机抽取138份进行脂肪氧化酶测定、豆奶加工试验和品质、农艺性状鉴定。结果发现了31份脂氧酶缺失品种(其中包括2份育成品种),占鉴定总数的22.46%,包括缺失Lox2,Lox3和Lox2.3几种类型,以缺失Lox3类型较多。脂氧酸缺失大豆的分布以南部最多,北部最少,缺失类型则以中部最丰富。脂氧酶缺失品种的数量随着原产地大豆生长后期雨量的增多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海拔和纬度的增高而减少。

关键词: 脂肪氧化酶 大豆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A和PP333对油菜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用初花期段作外植体,接种于B5附加物培养基中,分化出的芽苗再接种在添加不同浓度的BA和PP333的B5基本培养基上,试验其对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BA促进试管苗增殖的适宜浓度为8~10mg/l;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适量PP333(0.1~2.0mg/l),能有效地抑制试管苗的徒长,促进根的发育和生长,健壮幼苗,提高试管苗的抗性和移栽成活率。PP333的后效作用还延续到成熟期,对株高有明显的矮化作用,对全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产量均表现促进作用。

关键词: 油菜,试管苗,BAPP33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3号新品种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3号是用(WR3340/h459F3)F4为母本,小黑麦16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连续8年选育,于1992年育成。该品种耐瘠、耐寒、耐旱,对白粉病免疫、锈病抗性强,易脱粒,适应性广,产量高,早熟,籽粒饱满度好,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1998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关键词: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3号;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竹荪快速高产栽培技术

蔬菜 19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霉米糠菌剂沾根防治辣椒枯萎病

中国生物防治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椒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是贵州省辣椒上的重要病害,利用木霉(Trichodermaspp.)拮抗菌灌根防治辣椒枯萎病虽有一定效果,但用菌量较多,防治费用较高,推广有困难。我们用菌糠沾根法进行了盆栽和田间防治辣椒枯萎病的试验,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杂交玉米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品种>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对玉米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株高、穗行数、千粒重主要由品种决定,穗长、行粒数受种植密度影响最大,种植密度对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均表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施氮量对株高、穗长、行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均表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穗行数则相反;施磷量对经济性状影响不大。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组合是品种9601,种植密度3500株/667m2,施氮量N16kg/667m2,施磷量P2O54kg/667m2,产量最高达501.2kg/667m2。

关键词: 杂交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丰有机肥在辣椒上的肥效试验简报

耕作与栽培 1999

摘要:用三丰有机肥和农家肥分别作底肥,比较其对辣椒营养体长势;果实形状、大小及产量;品质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150kg三丰有机肥较农家肥肥效好,可使辣椒增产10%左右,并能大幅提高Vc含量。

关键词: 三丰有机肥 肥效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的田间管理及采收

农村经济与技术 1998

摘要:一、芦笋的田间管理 1、芦笋幼龄期田间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与培土,并及时施用追肥。除草一般在冬春季节地上部茎叶干枯时进行,要做到除早除小。作为采收白芦笋为目的的,必须在幼茎出土前加强培土工作;绿芦笋也应适当培土,一般结合中耕除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