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绿菇子实体菌株的原生质体分离及再生菌株的获得
《西南农业学报 》 2001 CSCD
摘要:收集 30℃下 ,暗培养 36~ 4 8hr的菌体 ,放入酶液中并把菌丝分散 ,经过 3~ 8hr的酶解 ,菌体产生的分生孢子 95%以上成为原生质体。经过滤、离心纯化 ,原生质体的产量在 0 1×10 6~ 1 75× 10 7个 /g (鲜重 )。以液体浅层培养 ,在 30℃下培养离心纯化的原生质体 2~ 7hr ,原生质体形成萌发管 ,4 8hr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再生率随分离原生质体的条件变化很大 ,在3 0 %~ 6 7 7%。在 15℃下培养也能形成再生菌落。培养菌体的时间、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震荡与否影响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以CaCl2 高渗缓冲液酶解 7~ 2 4hr ,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为 4 5 7%~ 6 7 6 % ,是使用其他高渗缓冲液酶解 3~ 5hr的 2~ 6倍
关键词: 绿菇 分生孢子 原生质体 再生 渗透压稳定剂 二氯化钙


在集市进行生猪防疫效果差的原因及对策
《农技服务 》 2001
摘要:对进入集市交易的仔猪及架子猪进行猪瘟疫苗、猪丹毒苗和猪肺疫苗注射,是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在春、秋两次防疫之后,控制猪烈性传染病发生的补救措施之一。但近几年来,经调查发现,在集市上交易的仔猪,有些养殖户购回后,少则两三天,多则半月,均会相继发生猪瘟、肺疫等传染病。


氮肥对菠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氮肥品种中以硫酸铵最好 ,菠菜产量高且硝酸盐含量低 ;菠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 ,氮肥用量宜控制在 1.92 g/盆 (相当于 360 kg N/hm2 )以下。氮肥施用方式以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 ,即前重后轻的方式较好。菠菜的收获时间至少应在追肥两周后进行 ,以保证上市质量。


高产优质杂交玉米黔单10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黔单 10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所用自交系 93- 63作母本 ,Q10 2作父本组配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2 0 0 0年已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 ,其产量一般在 750 0 kg/ hm2 左右 ;能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等多种病害 ;其粗蛋白含量为 11.2 7% ,赖氨酸含量为 0 .37% ,营养品质优。已列为 2 0 0 1年农业部丰收计划推荐推广品种 ,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利用潜力。同时黔单 10号制种难度小 ,制种产量高 ,推广和经营均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与性监测与评估技术及其在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参与性监测与评估是近 10年来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参与性农村发展、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项目的一项实用技术和方法。本文结合案例的分析详细介绍参与性监测与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以及在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项目中的应用 ,目的在于推动参与性监测与评估方法在中国的应用 ,促进参与性发展研究项目的实施。


植物钾营养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种子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植物钾素营养性状遗传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植物营养性状遗传的几个主要概念 ;植物耐钾胁迫营养性状的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的基因型差异 ;植物耐钾胁迫营养性状的遗传控制以及植物耐钾胁迫营养性状的基因克隆等方面的研究。并对目前植物钾营养性状遗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