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探究

价值工程 2010

摘要:现代经济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市场经济形势下,产业化运行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向,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坚持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是促进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农业经济 产业化 科技创新 良性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构想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涵义、特征和意义的阐述,说明了图书馆数字化是传统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并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 科研单位 数字图书馆 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管理机制创新的探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以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管理工作为例,介绍了在不断创新的科研管理制度下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管理工作实践与成效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管理机制 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根结线虫主要种类及其致病性

上海蔬菜 2010

摘要:据FAO保守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线虫造成粮食和纤维的损失大约占12%,对蔬菜、花生、烟草和某些果树造成的损失要超过20%。根结线虫病是蔬菜主要病害之一,其寄主范围广泛,常危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葫萝卜、莴苣、白菜等30多种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环境调控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在设施环境栽培中,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和土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别论述了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等环境调控技术,以期在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时段,科学调控每个环境因子的参数指标,达到设施栽培的高产、高效、高创收的目标。

关键词: 设施环境调控 温度 光照 水分 气体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抗性QTL定位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感大豆胞囊线虫病品种合丰25与抗病品种抗线2号杂交获210个F2代群体,利用150对SSR引物,并采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1复合区间法对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其中有多态性SSR标记为67个,占44.67%;以LOD值大于2.0作为QTL存在的阈值,检测到2个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基因相关的QTL:Qscn-1(Satt163~Satt309),Qscn-2(Sat440~Satt148),分别定位在MLG G和MLG I上,且遗传贡献率分别为10.1%和7.6%,与SSR标记Satt309和Satt148的遗传距离分别为7.2 cM和5.6 cM。

关键词: 大豆 抗胞囊线虫病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分析

植物保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年,应用日本清泽鉴别寄主共分离测定了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178个,结果共划分为104个生理小种。其中77.7号小种为黑龙江省的优势小种,比例为4.49%;677.7、377.7号小种为强毒力小种,能侵染91.67%的鉴别品种,从基因角度来说,Pi-ta2、Pi-zt可在黑龙江省的优势小种区利用,Pi-ks,Pi-t不可在黑龙江省大规模利用,此外,地域较近地区的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群体也有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下大豆反射光谱预测叶片氮含量模型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大豆叶片氮含量与叶片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大豆叶片氮含量的敏感波段及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在530、550、890和930 nm 4个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大豆叶片氮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4种植被指数的比较,NDVI的R2最大,RMSE最小。筛选得到回归方程:Y=-323.214×ND-VI2(890,530)+469.9307×NDVI(890,530)-165.021,该模型适用于不同生育期大豆叶片氮含量的预测。

关键词: 叶片氮含量 叶片光谱反射率 估测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狄氏瓦螨的新措施

中国蜂业 2010

摘要:狄氏瓦螨对我国养蜂业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文主要针对养蜂生产中,养蜂者大多使用化学药物防治蜂螨,在蜂产品中药物残留量过高以及长期使用出现抗药性等问题,阐述前人运用生物技术防治蜂螨的一些方法,提出综合防治狄氏瓦螨的一些新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建立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菊芋带芽点的薯盘及带节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研究菊芋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技术环节,最终筛选出最优技术参数组合,建立菊芋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是理想的快速繁殖材料,正接(形态学下端向下)是最佳的接种方式。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16-BA+0.2mg·L-1IBA,诱导率为95%;继代增殖最适宜培养基为MS+2.0mg·L-16-BA;壮苗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0.1mg·L-16-BA;生根适宜培养基为MS+0.2mg·L-1NAA,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达95%,大田种植成活率达95%以上。

关键词: 菊芋 外植体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