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特色亚麻品种“黑亚16号”
《农家科技 》 2010
摘要:黑亚16号亚麻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亚16号苗期生长健壮,茎绿色,叶片墨绿色,花蓝色,花序短而集中,株型紧凑。种皮褐色,千粒重4.3克,生育期78天,属于中熟品种。株高100厘米左右,分枝3~4个,蒴果5~7个,茎秆直立、有弹性,抗倒伏能力强。立枯病发病率1.4%,炭疽病发病率0.3%,不感染锈病及白粉


大豆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奶牛内分泌水平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5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60d的饲养试验。每组奶牛分别饲喂不同日粮:Ⅰ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200mg大豆黄酮/d)、Ⅲ组(基础日粮+200mg染料木素/d),试验期60d内每隔15d晨饲前空腹颈部采集血样,进行血液内分泌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泌乳中期奶牛血清胰岛素(INS)、甲状腺激素T3、T4含量虽有一定的增高趋势,但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血清中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各组间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结论: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具有提高奶牛GH、PRL和E2水平的作用,但对INS、T3、T4无影响。


穗醋栗和醋栗绿枝扦插繁殖母株处理方法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喷洒、局部黄化处理、局部黄化处理结合IBA喷洒穗醋栗和醋栗的绿枝扦插繁殖母株,以筛选出能提高扦插成活率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局部黄化处理和局部黄化处理结合IBA喷洒母株对所有的品种的扦插生根率均表现出增效作用,特别是对生根难的品种效果尤其明显,而单独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喷洒母株效果表现不稳定。


有机污染物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以水稻品系哈04-34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水稻生长环境,并进行苗期跟踪调查研究,探讨了含有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有机污染物的水灌溉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任意浓度的硝基苯处理对水稻秧苗的生长都产生抑制作用,使水稻株高变矮,叶片数和根数减少,0.153 mg.L-1以上浓度灌溉的水稻在秧苗期死亡,故0.153 mg.L-1浓度为致死剂量;氯苯处理明显抑制水稻秧苗的高度,对叶片数和根数影响不明显;不同浓度萘处理均能降低水稻株高,减少叶片数,但能增加根数量,并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这种变化趋势更明显。


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大豆不同组织中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毒素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mg/mL)处理后,抗病品种根、茎和叶中PPO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升高,并且根中的PPO比茎叶中的PPO反应更敏感;而感病品种在整个病程中虽然在某些阶段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他阶段PPO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mg/mL)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PPO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


脱毒马铃薯组培工厂化育苗成本核算
《中国马铃薯 》 2010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经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成功的生物技术之一。试管苗的工厂化扩繁生产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建立了一套高效低成本的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本文对年产100万株脱毒马铃薯组培苗的成本构成、成本核算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旨在为马铃薯及其他苗木组培工厂化育苗计算成本、分析经济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几种药剂混配对玉米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防治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6种种衣剂不同比例的混合药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的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满适金100mL+DST200mL+AHS50mL/100kg种子处理、满适金100mL+DST300mL+AHS100mL/100kg种子处理、满适金100mL+30%帅苗170mL+立克秀40mL/100kg种子处理和40%克福2000mL+立克秀150mL/100kg种子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83.8%~89.6%之间,各药剂处理间发病率无显著差异。40%克福2000mL+立克秀150mL/100kg种子处理对地下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92.9%。各药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