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播期对吉林省不同类型花生(Arachis hypogaea)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吉花3号、吉花4号、吉花19号为供试材料,设置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5月20日、5月25日等五个播期。研究播期对不同类型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花生叶片保护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没有明显规律性;播期对丙二醛含量有显著影响,在播后90 d及105 d,5月20日和5月25日两个播期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播期,不利于花生的荚果及产量的形成;三种类型花生都是5月5日播期的产量最高,而5月25日的播期的产量最低。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播期的花生植株性状及最终产量的测量,为吉林省花生播种的最佳时期在理论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 播期 不同类型 生理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抗虫基因Cry1Ac/Ab转化大豆的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将Cry1Ac/Ab融合抗虫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栽培大豆品种GP03-8-23中,通过Cry1Ac/Ab融合基因在大豆中的表达,获得了抗虫转基因大豆新材料。试验共转化子叶节外植体1 540个,再生转化苗经PCR、Southern杂交和Bar试纸条检测,获得85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平均转化率为5.47%。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了目标基因在转基因大豆不同株系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转基因株系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目标基因在大豆根、茎、叶、子粒中均有表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的表达量较高,茎和子粒中的表达量最低。经室内抗食叶性害虫离体鉴定,获得抗虫性较好的T1代转Cry1Ac/Ab基因大豆材料,其中1份表现为高抗,抗虫性显著优于对照,可为培育抗虫大豆新品系提供新的种质材料。

关键词: 大豆 抗虫基因 遗传转化 苏云金芽孢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主产省玉米生产效率及收敛性分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1985—2014年玉米主产省玉米生产投入和产出数据,并对玉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自1985年以来,玉米全要素生产效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且增长幅度不大,以2006年为拐点,起初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率,而后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陕西等9个省份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处于负增长状态;利用变异系数对玉米主产省玉米生产效率进行σ收敛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生产效率具有σ收敛特征。要想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就应该注重玉米生产的内涵发展,适当缩小玉米种植区域,加快关键技术的推广,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效率 Malmquist指数法 σ收敛 玉米主产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ITS-RFLP标记辅助筛选白灵侧耳与杏鲍菇杂交菌株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白灵侧耳菌株、杏鲍菇菌株及其杂交菌株筛选效率及鉴定的准确性,利用ITS-RFLP标记辅助单核杂交技术对白灵侧耳与杏鲍菇的杂交菌株进行了筛选.对5份白灵菇菌株和4份杏鲍菇菌株进行了种间配对杂交,根据亲本菌株交配型将其分成7个组合进行杂交.结果表明:9份亲本材料共具有6个A因子和7个B因子.利用该技术对杂交处理后的菌株样品进行筛选,获得了3份杂交菌株11D、53D、70D,其中杂交菌株11D与53D的菌丝生长速度与亲本菌株相比较差异显著;杂交菌株70D的菌丝生长速度与亲本菌株XB130DB相比较差异显著,而与亲本菌株BL130DB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分子标记 杂交菌株 交配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高油大豆新品种“吉农43”选育报告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新品种"吉农43"是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以CN05-8为母本、CN05-13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2—2013年参加国家北方区春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3 177.0 kg/hm2,比对照"吉育86"增产4.4%。2014年参加国家北方区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 061.5 kg/hm2,比对照"吉育86"增产8.0%。子粒蛋白质含量35.95%,脂肪含量22.98%。该品种高产、稳产性好,脂肪含量髙,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强。于2015年9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部、内蒙古呼和浩特及赤峰地区春播种植。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吉农43 高产 高油 多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2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简单检测DsRed2基因的表型就能快速筛出含有目的基因的成熟籽粒。DsRed2是一种在激发光下呈红色的荧光蛋白,根据在GenBank中获得的DsRed2及其特异性启动子Ltp2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构建筛选标记为Bar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Ltp2-DsRed2,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玉米品种郑单958中。经除草剂筛选获得210株抗性植株,PCR检测得到阳性植株80株,对PCR检测呈阳性的植株进行试纸条检测,结果表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2已成功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通过标记基因的快速检测,从而减少后代筛选的工作量和降低制种成本,为转基因玉米新品种的筛选提供直观有效的筛选标记。

关键词: 玉米 DsRed2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旱基因cspB转化大豆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大豆的耐旱性,本研究根据大豆偏爱的密码子将来源于枯草杆菌抗旱相关基因cspB序列进行了优化,并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cspB,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cspB基因导入大豆栽培品种Bert中。用于遗传转化子叶节外植体共3 800个,经PCR和Southern鉴定,并结合PPT抗性筛选,共获得了95棵阳性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2.5%。经初步筛选,获得了7份耐旱性较好的转基因大豆新材料。这些材料将进一步用于耐旱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工作。

关键词: 大豆 耐旱 cspB基因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水稻叶片残体对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1c-5对土壤中非靶标生物安全性的影响,以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1c-5的非转基因亲本品种吉粳88为对照,选择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作为指示生物,在室内条件下,用水稻1c-5的叶片喂饲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考察其对白符跳存活率和体长的影响,以及对赤子爱胜蚓存活率、繁殖率和体重变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吉粳88相比,水稻1c-5对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无显著影响。由此可初步判定,短期内转Cry1c基因水稻1c-5对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无生态风险。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白符跳 赤子爱胜蚓 存活率 繁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uCAT/Bar抗逆抗除草剂基因共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紫花苜蓿的抗盐碱能力,利用盐生植物碱茅的PuCAT基因成功构建了p3300-35S-PuCAT-NOS植物表达载体,以Bar基因为筛选标记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公农5号紫花苜蓿子叶,并对其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预培养、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抗生素浓度),经草铵膦筛选获得72株抗性植株,用PCR检测和RT-PCR鉴定,最终获得30株RT-PCR阳性植株。结果表明,PuCAT基因已经整合在苜蓿基因组中,并且能够在RNA水平上表达。

关键词: 紫花苜蓿 PuCAT 转基因植物 农杆菌介导 盐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耐盐基因ZmHKT1;5在烟草中的功能验证

玉米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HKT类基因是与植物耐盐性密切相关的一类基因。在作物中HKT蛋白可通过排出Na+来维持植物体内的Na~+/K~+平衡,从而影响植物耐盐性。通过在烟草中过表达玉米ZmHKT1;5基因,验证该基因具有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过表达ZmHKT1;5基因的T0代材料即显示出叶片耐盐能力的明显提高;T2代转基因株系种子在含盐培养基上的发芽能力明显强于野生型材料,T2代转基因株系幼苗阶段的耐盐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比较在盐胁迫后2月龄的转基因材料和野生型材料的生理指标,发现野生型材料中MDA和H_2O_2的含量相较转基因材料发生了更为明显的上升,说明转基因材料中过表达ZmHKT1;5基因有效降低了盐胁迫引起的过氧化物积累。综合转基因验证的结果,证明ZmHKT1;5基因具有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作用。

关键词: 玉米 ZmHKT1;5基因 转基因 盐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