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黔油11号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耕作与栽培 》 2000
摘要:采用最优回归设计方法 ,研究了“黔油 11号”产量与施N ,K量、施P量 ,密度和播期间的关系 ,并建立了回归数学模型。提出了黔油 11号获得 190kg/ 6 6 7m2 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 :施N量为 :6 .72~ 9.5 6kg/ 6 6 7m2 (即尿素用量 14.6 1~2 0 .78kg/ 6 6 7m2 ) ;施K2 O量为 :4.71~ 6 .6 9kg/ 6 6 7m2 (即氯化钾用量 7.85~ 11.14kg/ 6 6 7m2 ;施P2 O5量为 :3.80~ 6 .0 6kg/6 6 7m2 (即通过磷酸钙用量 2 3.72~ 37.87kg/ 6 6 7m2 ) ;密度为 :75 6 6~ 85 18株 / 6 6 7m2 ;播期为 :9月 17~ 2 0日。各因素影响黔油 11号产量的大小为 :播期 >密度 >施氮钾量 >施磷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不同耕作栽培技术对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通过定点、定位、定坡度、定土壤类型 ,于 1997~ 1999年在贵州省长顺县凯佐乡设置了不同耕作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 (坡度 11~ 13°)不同耕作栽培技术对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影响极大。顺坡平作水土流失最大 ,横坡少耕最小。作物产量最高的为横坡聚土盖膜 ,其土壤侵蚀量达无明显侵蚀的国家标准。土壤侵蚀与降水径流同步发生 ,主要集中于每年的 6月份 ,土壤侵蚀量占全年的 2 / 3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