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固氮根瘤菌ORS571泌铵型突变株的筛选和接种盆栽小麦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以固氮根瘤菌ORS571为出发菌株,经过亚硝基胍(NTG)诱变,以对乙二胺的抗性为初筛指标,得到一株编号Ac-92的抗乙二胺的泌铵效果较高的突变株。由于向胞外分泌铵,该突变株在培养基上菌落非常小,而且不如原始菌株光滑。其固氮酶活性是原始菌株的1/5,在无氮半固体培养基上培养5和7d时其在培养基中的泌铵量分别为3.131和3.917mmol/L。经过15N同位素稀释法盆栽植物试验,与对照相比,该突变株由于存在其他缺陷,不能给植物提供更多的氮素营养。

关键词: 固氮菌 ORS571 固氮根瘤菌 泌铵突变菌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小麦研究 2006

摘要:以10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SQ-1为材料,研究了SQ-1的杀雄效果及其不同基因型小麦对SQ-1的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主茎旗叶抽出倒2叶一半,幼穗长为2.5~4.0cm,穗分化期为药隔期喷施4.0kg/hm2的SQ-1,诱导雄性不育率达到了99.93%以上,并经方差分析,材料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化学杂交剂SQ-1与参试小麦不同基因型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

关键词: 小麦 化学杂交剂 雄性不育 品种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浆期喷施微肥对小麦临优201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小麦研究 2006

摘要:试验选用4种微肥在对中筋冬小麦临优2018灌浆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其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微肥处理小麦均可增加产量,对品质也有不同影响,其中硼酸、硫酸锰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硫酸镁对蛋白质和面筋影响较大;硫酸锰对沉降值影响较大。

关键词: 微肥 中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新梢不同节位叶面积大小与营养转换期的关系

山西果树 2005

摘要:以山丁子砧国光苹果大小年树为试材 ,研究新梢不同节位叶片面积大小与营养转换期的关系。大年树春季根系淀粉含量高 ,树体贮藏养分充足 ,新梢与根系的生长高峰期一致 ,在新梢生长高峰期 7~ 1 0节叶片面积达到最高值。小年树贮藏养分不足 ,在新梢生长高峰期根系的生长降至低谷 ,同时在新梢 8节、9节出现“小叶” ,是“营养转换期”开始的标志。小年树营养转换期结束于新梢缓慢生长阶段 ,标志是新梢 1 4~ 1 6节出现最大叶片。大年树无明显的养分亏缺期 ,营养转换期是在新梢旺盛生长期之后 ,树体贮藏养分比较充足的条件下 ,随同化养分的增多而逐步过渡的。大年树短枝逐节叶片面积和全枝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小年树 ,为提高花芽质量和形成优质果实奠定基础。

关键词: 苹果 新梢 叶片面积 根系 营养转换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立体种植技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摘要:推广应用高效立体种植技术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介绍了高效立体种植技术的种植模式和配套措施。

关键词: 立体种植 玉米套种 合理密植 病虫害防治 田间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春季牛易患百叶干病

山西农业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等距Leslie矩阵及其对唐家河地区大熊猫种群动态的应用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摘要:本文对文献[1]即:《不等间距Leslie矩阵对卧龙五一棚大熊猫群动态的应用》的不等间距Leslie矩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用这个矩阵模型对唐家河地区的大熊猫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得到与以上文献完全相同的结论,成年大熊猫的出生率下降10%对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影响与各年龄段的大熊猫死亡率都提高10%的影响相当。大熊猫的出生率是重要因子,决定大熊猫种群是下降或增长的出生率的门坎值在0.189与0.21之间,野外大熊猫的出生率的值究竟是多大?这决定了大熊猫种群的动态。水池模型的意叉在于将抽象化的不等间距Leslie矩阵形象化,延伸出对其它不明基数物种的种群动态预测方法。

关键词: 大熊猫 种群数量 Leslie矩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强盛1号

中国种业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引种讲实效

山西农业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采前落果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果树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苹果采前落果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在采前8周间定期测定了不同苹果品种的果柄、果台和离层形成部位组织中IAA、ABA含量;在采收前20d内定期测定了离层部位组织中细胞壁分解酶(Cellulase)的活性;在收获期测定了果实乙烯的发生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果柄、果台和离层部位组织中IAA和ABA含量变化有差异,但它们变化的总趋势相似,都是随着果实成熟IAA含量下降,而ABA含量上升;不同品种的成熟果实中乙烯发生量有很大差异,以落果多的品种显著大于落果少的品种;采前落果重的品种离层部位组织中细胞壁分解酶的活性在果实成熟期急剧增加。由于果实进入成熟阶段后,IAA含量下降,ABA含量升高,ABA/IAA之间的相对平衡被打破,高ABA/IAA以及高乙烯会刺激离层组织中细胞壁分解酶的活性增高,进而促进离层形成,这可能是导致落果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 苹果 采前落果 IAA ABA Ethylene 细胞壁分解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