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花后GA_3对无核葡萄果实膨大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无核葡萄喜乐和金星无核为试材,进行了花后不同GA3浓度(0、10、25、50、100和200 mg·L-1)的果实膨大处理试验。结果显示,GA3不同浓度处理提高了无核葡萄果实的大小和硬度,延迟了果实的成熟,但对于果实品质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喜乐葡萄中低浓度的GA3(10、25、50 mg·L-1)均显著提高了其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可溶性糖含量,并显著降低了其可滴定酸含量,其中以50 mg·L-1 GA3的作用效果最显著;而金星无核葡萄中GA3不同浓度处理下的果实品质均低于清水对照。


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中荧光假单胞菌数量的变化
《麦类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荧光假单胞菌(Psdeuomnoda fluoerncnet)是一种土壤中十分常见的细菌,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其数量变化能较准确地反映土壤环境的变化,因此在转基因小麦环境安全评价研究中可以将荧光假单胞菌的数量变化作为检测转基因小麦种植对整个根际土壤环境影响的指标之一。本研究选取荧光假单胞菌的蛋白编码基因gyrB作为靶标基因,设计特异性较好的引物,利用该引物建立了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RFQ-PCR)方法的转基因小麦根际土壤荧光假单胞菌数量的检测技术体系。结果显示,定量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以上,且呈现单一熔解曲线峰值。应用该体系对种植于河南新乡及江苏六合的转TaDREB4基因抗旱小麦(简称TB4)及其受体小麦济麦19根际土壤荧光假单胞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时期转基因小麦和非转基因小麦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荧光假单胞菌的拷贝数无显著差异。说明TB4种植对根际土壤中的荧光假单胞菌数量无显著影响。


四季鹅C4B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4
摘要:[目的]克隆四季鹅的C4B基因,并检测其在鹅体内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RACEPCR的方法克隆C4B基因的cDNA序列,登录GenBank进行多物种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并构建进化树,以分析同源性。[结果]四季鹅C4B与鸡、鹌鹑2种禽类的同源性较高;在成体鹅中C4B主要在肝、肺中呈现高水平表达,在附睾、输精管、脑、肾、睾丸、心、输卵管、小肠中呈低表达。[结论]该试验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了C4B基因在正常状态下四季鹅不同组织、器官中mRNA的表达量,为快速诊断某些疾病提供依据。


温度对桃离体花药散粉及花粉萌发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目前生产栽培较多的‘湖景蜜露’、‘霞晖6号’和‘白凤’3个桃品种为试材,连续2年调查了不同温度处理下花药失水率、花药散粉时间以及花粉离体萌发特性等变化。结果表明:桃花药于相对低温条件下散粉失水率较低,随散粉温度升高失水率相应上升;花药开裂所需时间与处理温度呈相反趋势;3个品种花粉离体萌发率随散粉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离体花药在超过30℃的温度条件下散出的花粉在萌发过程中出现花粉管变短、花粉瘪小的概率增多的现象,表明高温促使花药脱水和散粉加快,但降低了花粉活力。在桃树花期以及制备花粉时外界环境温度应控制在30℃以下。


杜梨CBL1和CBL7基因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
《果树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2个杜梨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CBL)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表达特点及抗逆功能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电子克隆、RT-PCR和长片段PCR克隆了PbCBL1和PbCBL7的cDNA和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半定量RT-PCR检测它们的表达特点,原核表达初步比较研究上述2个基因的抗逆功能。【结果】杜梨PbCBL1 cDNA编码区为642 bp,编码213个氨基酸,对应基因组DNA序列长2 969 bp;PbCBL7 cDNA编码区为639 bp,编码212个氨基酸,对应基因组DNA序列长1 788 bp;PbCBL1和PbCBL7均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PbCBL1和PbCBL7编码的多肽均具有植物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结合Ca2+所必需的4个EF手型结构和1个典型的植物钙调磷酸酶A亚基结合位点。未经处理的杜梨幼苗(对照)根和叶中PbCBL1和PbCBL7的表达非常微弱,NaCl、PEG6000、甘露醇和ABA处理后,它们在根和叶中的表达均上调,且PbCBL1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2个CBL基因分别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后,均能够明显减轻NaCl、甘露醇和PEG6000对菌株的生长抑制,而转PbCBL1菌株的抗逆效果较为明显。【结论】PbCBL1和PbCBL7基因具备植物CBLs基因家族的固有特征,对盐碱、干旱、渗透胁迫和ABA处理均存在转录响应,上述基因的转入能够提高大肠杆菌BL21(DE3)对盐胁迫和渗透胁迫的耐受能力,转PbCBL1菌株的抗逆功能强于转PbCBL7菌株。


花生光合作用特性研究进展(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4
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该文从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水分胁迫和肥力状况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栽培模式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光合效率与花生品种产量关系几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旨为我国高产花生品种的选育和花生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依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联苯与间羟基苯甲酸残留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监测土壤中有机化合物污染状况,建立同时测定土壤中联苯与间羟基苯甲酸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土壤样品以甲醇和水(4∶1)作为溶剂进行提取,漩涡混匀后再进行超声提取、离心过滤,在240 nm波长下对样品中联苯与间羟基苯甲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间羟基苯甲酸与联苯得到很好的分离,标准曲线在0.3~15.0μg/m 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保留时间分别为2.8、8.0 min;0.5~10.0μg/m L添加浓度范围内,联苯、间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03%~103.04%、79.82%~100.48%,相对标准偏差为0.76%~2.49%、1.16~4.57,该方法得到间羟基苯甲酸的定量限为0.1μg/m L,联苯为0.2μg/m L。该方法适用于土壤中联苯与间羟基苯甲酸残留的同步快速检测。
关键词: 农药 土壤 残留 联苯 间羟基苯甲酸 同时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豇豆新品种早豇6号
《中国蔬菜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早豇6号为早熟、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的新品种,全生育期105 d(天)左右,熟期比对照早豇1号早3~5 d(天),一般每667 m2产量2 000 kg左右。目前江苏省年种植面积在66.67 hm2(1 000亩)以上。豇豆是江苏省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常年栽培面积为4.67万~5.33万hm2(70万~80万亩),露地主要种植时间为4月和7月,大棚秋季种植时间可延迟到8~9月。早豇6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早豇1号为母本、鄂豇豆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后再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品种。2005年对得到的F1进行单荚种植,并在海南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