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省耕地土壤硫素调查及硫肥效益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硫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1991~1992 年开展了土壤硫素肥力调查,弄清了贵州省耕地土壤全硫、有效硫的含量情况。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21 个田间试验,研究硫肥对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土壤平均有效硫与全硫量达到55 m g kg- 1与419 m gkg- 1,这比南方其他各省都高。在21 个田间试验中有15 个试验施用硫肥增产达5% 以上。工业副产品磷石膏作为硫源比普钙、石膏、硫酸钾及硫横粉好。田间试验证明当土壤有效硫含量低于30 m g kg- 1时有较好施硫效果,这在贵州或许可作为缺硫或潜在性缺硫指标,在贵州大约有1/3 土壤低于该值。为了作物高产稳产需求,建议在贵州缺硫或潜在性缺硫土壤上硫肥试用量为315~60kg/ha。


安顺地区油菜主产区新组合筛选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对贵州省近几年育成的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几个主要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组合),在安顺地区进行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的鉴定,以期从这些品种中鉴选出适应安顺地区种植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为“安顺地区百万亩粮油综合高产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配套的油...


黔油双低2号大面积应用与保优控制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黔油双低2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参加“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选育的双低优质品种,于199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截止1998年秋播的不完全统计,累计推广约6.7万hm2,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从实践中总结推广了一套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繁殖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指标和确保双低油菜品质的控制技术措施。
关键词: 油菜;黔油双低2号;保优控制技术


贵州辣椒种质资源研究
《种子 》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就我省124份辣椒资源的分布情况,生物学特性及品质进行了分析.对我省辣椒资源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生产和育种提供了依据和条件。并筛选出了一些优异辣椒品种。


杂稻K优17在贵州的表现及应用前景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K优17经贵州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是一个很有推广前景的中熟优良新组合,尤其在贵州中高海拔地区,对更换现有组合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杂稻;K优17;应用前景;贵州


区域农业土壤N_2O释放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原位测量贵州省旱田农业土壤的N2 O释放 ,初步论述了我国南方亚热带旱田生态系统的N2 O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根据DNDC模型计算与田间测量在N2 O释放及其影响参数上的较好拟合结果 ,采用DNDC模型估算了高空间分辨率的贵州省 1 995年农业土壤N2 O释放量及其空间变化 ;定量揭示并讨论了施肥和耕作措施变化对该地区农业土壤N2 O释放通量和释放量的潜在影响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贵州不同生态点的育性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在省内3个不同生态地区,对7个两用核不育系的分期播种的育性观察试验表明,核不育系不育期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随海拔增高由长变短;可育期内繁种结实性是随海拔增高由低到高。因此,可采取低海拔地区制种、高海拔地区繁种的方法利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同时,提出了参试不育系在贵州省的适用范围和繁制种措施。
关键词: 两用核不育系;不育性;可育性;贵州


构建贵州地方稻种遗传资源核心样品种质库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贵州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核心样品种质库是体现作物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并促进有效利用的一项重要资源管理机制。构建贵州稻种资源核心样品种质库时,须遵循既要保证最大可能的遗传多样性,又要避免过多的遗传同一性材料;既便于管理,更有利于利用和交流;既是数量上的精炼,又是特色性优异种质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等基本原则。采取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鉴定为主,辅之同工酶等生化分析作为性状评价指标,分层取样,逐层聚类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贵州稻种核心样品构建程序按初级(30%)→次级(20%)→核心样品(10%)三个层次逐步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