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09年黑龙江省亚洲飞蝗发生情况及原因初步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介绍了2009年黑龙江省的亚洲飞蝗的发生、防治情况以及亚洲飞蝗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结合气象、发生地生境、植被等因素初步分析了亚洲飞蝗发生的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家鼠汉坦病毒黑龙江SC106分离株S基因特征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家鼠型(SEO)汉坦病毒(HV)黑龙江分离株的分子特征,本研究对黑龙江省SEO型新分离株SC106的S基因进行了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C106株S基因全长由1775nt组成,编码的蛋白长429aa,符合SEO型编码。与HV参考毒株进行比较,SC106与SEO型同源性最高,与姬鼠型(HTN)相对较低,与其它型别同源性更低。N蛋白进化树分析表明,SC106位于SEO型病毒所在支系,与河南株R22,黑龙江株Pf26和北京株BjHD01亲缘关系接近,体现了一定的宿主依赖性和地理簇集性。序列分析表明:SC106与黑龙江省首个SEO型分离株Pf26均为SEO型中的S1亚型,它们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也最高(99.2%),并且SC106的S基因编码的N蛋白氨基酸序列也比较保守,由此证实,HV的进化与时间关系不大。
国外稻种资源在黑龙江省育种、生产上的利用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 2010
摘要: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在利用国外稻种资源进行水稻优质育种及生产直接利用中取得的成就。利用日本的水稻品种富士光育成了"龙盾101"、"垦稻10号"、"北稻2号"、"北稻3号"、"东农422"、"系选1号、垦稻12"、"龙粳19"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新品种。利用国外其他稻种资源育成优质水稻主栽品种有"合江19"、"合江23"、"龙粳8号"、"龙粳12"、"龙粳14"、"绥粳3号"等。生产上直接利用推广认定新品种有"空育131"、"莎莎尼"、"上育397"、"上育418"、"藤系138"等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养鸭为例简述发酵床养禽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发酵床养禽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生长快、发病率低的有机农业养殖技术,不需要对禽粪便进行人工清理,既达到了零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能生产出优质禽肉。下面以养鸭为例简述发酵床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