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自然重配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具有新的流行病学特征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鸡群中分离到2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别命名为QL和ZZ-11,对4周龄SPF鸡的致死率分别为94%和86%。为分析该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2个病毒株基因组A节段长度为3 260bp、B节段长度2 827bp。病毒演化分析结果显示2个病毒基因组A节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的强毒株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8%~98.1%和96.9%~98.4%,处在IBDV超强毒株分支上;而B节段与已发表的弱毒株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7%~90.4%和90.0%~90.7%,位于弱毒株分支上。IBDV超强毒株和弱毒株序列特征氨基酸残基与基序分析表明,QL和ZZ-11两个病毒株的A节段VP2基因的氨基酸残基为222A、249Q、253Q、254G、256I、294I和299S,七肽基序为SWSASGS,均符合超强毒株的分子特征;而B节段777~782位核苷酸序列为GGTGCC,没有KpnⅠ酶切位点,具有弱毒株的序列特点。以上分析结果表明,QL和ZZ-11为IBDV自然重配株,A节段源于超强毒株,而B节段源于弱毒株。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病毒演化 重配病毒 序列分析


保水剂及肥水施用量对冬春反季节设施辣椒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每株辣椒施用不同量保水剂(0 g、0.20 g、0.50 g、1.00 g)、不同量氮、磷、钾含量均为15%的复合肥(12.05 g、24.10 g、36.14 g、48.19 g)及不同间隔浇水时间(20 d、40 d、60 d、80 d)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适量的水和肥条件下,保水剂在设施辣椒冬春反季节栽培中能起到节水节肥的作用,能显著提高设施辣椒的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冬春反季节设施辣椒栽培中浇水间隔时间以40~60 d为宜,其中产量表现最好的处理是每株辣椒施用1.00 g保水剂、24.10 g复合肥和每隔60 d浇1次水。


耐低温苦瓜新品种“秀玉1号”
《农村百事通 》 2014
摘要:"秀玉1号"苦瓜新品种于2013年6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特征特性】植株蔓生,生长势和分枝能力强,主蔓、侧蔓均可结瓜。早熟性好,主蔓第一雌花节位6~8节,雌花节率高,30节内雌花数15个左右,连续坐果力强,可连续着生4~5个瓜。商品瓜长棒形,果长40厘米左右,横径7~8厘米,果肉厚1厘米左右,单瓜重约450克。翠绿色、圆


生物信息学在数字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物信息学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在利用计算机进行资源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方面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对数字农业的起源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然后具体阐述了生物信息学这门新兴学科在数字农业方面的具体应用和贡献,包括数据库的构建、数据挖掘、比较基因组学、电子克隆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5个方面。最后,对生物信息学学科的重要性和今后促进其发展的主要途径进行了讨论,并对生物信息学在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氮素对粳稻花后光合响应曲线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施氮量对高产粳稻开花后光合能力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选取8个不同粳稻材料,分别在开花后14 d和35 d,测定了不同施氮量下(150.0 kg/hm2(LN)、300.0 kg/hm2(MN)、450.0 kg/hm2(HN))剑叶的光强-光合响应曲线、二氧化碳(CO2)-光合响应曲线,并分析其光合参数,最后在收获期考察其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根据HN和LN的单株平均产量,将供试材料分为3种类型:类型1:氮素双高效类型,如南粳44,南粳45,南粳5055和南粳46;类型2:高氮高效型,如74142和02102;类型3:双低效类型,如武运粳7号和武育粳3号;供试材料剑叶光合作用对光强和CO2的光合参数分析,施氮量显著改变了其开花后14th的CO2-光合作用响应能力和35th的光强-光合作用响应能力。结合剑叶单株产量以及光合参数的聚类分析表明:施氮量对氮素双高效类型南粳44和南粳5055的光合作用响应能力影响不大,选择氮双高效水稻类型是今后实现减氮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粳稻(Oryza sativa L.) 氮素利用效率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CO2) 光强


猕猴桃果实红心新品系海霞
《中国果树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2008年2月,我们采用劈接法将猕猴桃品种金桃枝接在猕猴桃品种海艳3年生树主干中部,共嫁接2株,2011年品尝发现果实风味好、果心周围的心皮呈红色,2011年春高接在徐香、徐冠、海沃德、红美等品种


喀西茄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稳定性评价
《园艺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在喀西茄(Solanum aculeatissimum)中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选取7个常用内参基因GAPDH、ACTIN、18sRNA、UBQ、TUA、EF1和CYP,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GeNorm、NormFinder和RefFinder软件对其在喀西茄不同组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UA和18sRNA在喀西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最好,18sRNA和ACTIN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条件下表达水平最稳定,EF1和GAPDH在干旱和盐条件下表达稳定性最好,TUA和EF1在所有喀西茄测试样品组中(包括不同组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非生物及生物胁迫)的表达稳定性最高,而CYP和ACTIN在喀西茄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表达稳定性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