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江源典型天然草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西北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为探寻青藏高原腹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将三江源地区土壤按地域空间和3种典型草地类型进行划分,以活动层土壤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壤有机碳(SOC)及WSOC含量分配特征,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气候因子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三江源高寒草地土壤WSOC平均含量为250 mg·kg-1,分布地带性特征明显,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东部、中部与西部间差异显著,WSOC/SOC平均为7.66‰,东部、中部与西部差异不显著;3种天然高寒草地类型土壤WSOC含量为60~350 mg·kg-1,高山灌丛草甸最高,高寒草原最低,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寒草甸显著高于高寒草原;3种天然高寒草地类型土壤WSOC/SOC为6.8‰~8.3‰,高寒草原略高于高寒草甸、高山灌丛草甸,三者间差异不显著;三江源全境土壤和3种典型草地类型土壤WSOC含量与各气候因子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高原冷寒环境中,WSOC含量的预测气候因子中除年均降水量(MAP)贡献率最高外,年均光照时数(ASD)也是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年平均气温(MAT)反而略显次要.


不同包装方式下海藻刺激素对冷藏甜樱桃'雷尼'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海藻刺激素(seaweed biostimulant,BIO)和包装方式对青海高原地区所产甜樱桃‘雷尼’(Prunus avium L. Rainier)的影响,分析了在不同质量浓度BIO结合聚乙烯(PE)袋或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处理下,甜樱桃冷藏(0℃)4周和6周后袋内气体成分、果实品质、生理病害、膜质过氧化程度、抗氧化物质、抗氧化活性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冷藏6周后,无论是对照组还是BIO处理组,PE袋中的O2体积分数、CO2体积分数与大气环境一致;但MAP处理可降低袋中的O2体积分数,同时升高CO2体积分数,在2.5、5.0、10.0 g/L的BIO结合MAP处理下,袋中O2体积分数和CO2体积分数在冷藏第6周时分别为7.13%~7.30%和8.67%~9.40%,有效抑制了果实呼吸作用。此外,2.5 g/L BIO结合MAP处理可显著延缓冷藏6周后果实硬度、果梗拉力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的下降,抑制失重率、腐烂率、果梗褐变率、果面凹陷指数及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的增加,维持较高的总酚质量分数、总黄酮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并保留较好的质地、酸度、甜度和风味。为有效延长甜樱桃‘雷尼’贮藏寿命和维持其品质,应将采后果实立即用含有2.5 g/L BIO的0℃蒸馏水浸泡并结合MAP处理,在冷藏6周内销售,该处理方式下果实的品质、抗氧化特性和口感俱佳。


青稞种质资源对条纹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青稞种质资源对条纹病的抗性差异,并筛选出具有优良抗条纹病性的青稞资源。【方法】于2016—2022年采用3年3点共5次的田间病圃抗病性鉴定和利用2个条纹菌株进行室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130份青稞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抗条纹病性鉴定。【结果】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03份种质资源在3年5个试验点均表现抗性,27份资源有不同程度的感病现象,分别占总资源的79.23%、20.77%;室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87份资源表现抗性,43份资源表现感病,分别占总资源的66.92%、33.08%。【结论】田间、室内抗性鉴定综合分析结果发现:62份青稞种质资源对条纹病具有抗性,包括4份免疫资源、20份种高抗资源和38份中抗资源,分别占总资源的3.08%、15.38%和29.23%;68份资源表现感病,包括17份中感资源和51份高感资源,分别占总资源的13.08%和39.23%。


葡萄孢属菌株HY-021可湿性粉剂的制备及除草作用
《植物保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明确葡萄孢属Botrytis菌株HY-021除草活性,采用单因素法筛选该菌株的最适固体发酵基质、适宜载体和助剂,制备可湿性粉剂,并进行盆栽接种评价其除草活性.结果表明:HY-021菌株最适生长的固态基质为玉米粉,最优配方组合为:麦秆糠14.5 g+麦麸19.4 g+菜籽饼1.5 g+玉米粉14.6 g.适宜的载体、稳定剂、分散剂、保护剂和润湿剂分别为高岭土、轻质碳酸钙、羧甲基纤维素钠、可溶性淀粉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菌株HY-021可湿性粉剂对苗期盆栽的藜、密花香薷、猪殃殃3种杂草有较好除草活性,其中对藜和猪殃殃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致病率分别为85.83%、89.45%,鲜重防效分别为81.82%、87.16%.本试验制备的HY-021生防菌株可湿性粉剂,可作为生防菌剂有效控制藜和猪殃殃等杂草.
关键词: 葡萄孢属菌株HY-021 可湿性粉剂 除草作用


基于SSR标记的菊苣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挖掘国内外优质的菊苣种质资源,补充菊苣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为菊苣育种材料的选择以及新品种的鉴定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来源不同的23份菊苣资源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这23份菊苣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分子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对5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最终获得8对条带清晰稳定且多态性高的引物,占所用引物比例的16%。筛选出的8对SSR引物在23份菊苣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82条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10.25个等位基因,其中差异条带76条,多态性比率高达92.7%。扩增片段大小为50~500 bp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9.5个,变化范围为6~11个,8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值范围为0.33~0.60,平均值为0.49;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在GS 0.53处可将23份菊苣资源聚为5类;优选JJ13、JJ31、JJ125这3对引物组合便能准确快速区分23份菊苣种质资源。本研究的菊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构建的指纹图谱结果将为菊苣育种材料的选择、新品种的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热诱导玉米淀粉模拟面团流变学、热力学和结构特性的变化
《粮油食品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结构玉米淀粉(高直链、普通和蜡质玉米淀粉)对面团加工品质的影响,测定了玉米淀粉模拟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热特性、微观结构以及面筋蛋白的物化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高直链玉米淀粉模拟面团的粘弹性显著高于普通/蜡质玉米淀粉模拟面团,这归因于其不易糊化和高度填充的特性。蜡质玉米淀粉通过竞争吸水显著抑制了面筋蛋白的热聚集,导致热处理后面团呈现较为松散的结构。分子量分布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证实,蜡质玉米淀粉主要通过抑制二硫键的交联来阻碍高分子量面筋蛋白的形成,从而导致面筋蛋白从刚性的α-螺旋向无序的β-转角结构转变。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淀粉-面筋蛋白的互作机制,为通过调控淀粉结构特性来改善面制品加工品质提供参考。


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的感器种类与分布
《草地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海草原毛虫(Gynaephora qinghaiensis)是高山草甸上的重大害虫之一,雄成虫具有飞行能力能够扩散危害。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的感器种类和形态结构,旨在明确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的感器种类及分布特征并推测各感器的功能。结果表明: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共发现7种感器,分别是毛形感器(I型、II型、III型和IV型)、刺形感器(I型和II型)、舌形感器、叉形感器、锥形感器、指形感器、水滴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分布较广泛。本研究基于前人对其他昆虫各组织的感器研究,对青海草原毛虫雌雄成虫翅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分析并推测其功能,这将为青海草原毛虫的形态学、飞行能力及寻找防治靶标奠定基础。


燕麦镰刀菌HY-041除草机理的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HY-041侵染野燕麦(Avena fatua L.)的作用机理,探究HY-041菌株对野燕麦(A.fatuaL.)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将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开发成生物除草剂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电镜扫描技术观察生防菌株HY-041对野燕麦的侵染过程,并通过对接种HY-041菌株的野燕麦植株内MDA、SOD、CAT、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明确HY-041防除野燕麦的作用途径。结果表明:HY-041菌株接种于野燕麦植株后,杂草植株内的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过氧化保护酶系,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接种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于接种后第6天开始降解可溶性蛋白,降低植物抗氧化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HY-041菌株的菌丝通过气孔侵入叶片组织,并在组织中寄生繁殖产孢,逐渐破坏组织,同时叶片表面开始失绿并伴随着病斑的形成,最终导致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通过电镜扫描明确了燕麦镰刀菌HY-041对野燕麦的侵染过程,并通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明确了菌株HY-041对野燕麦生长的抑制途径,为燕麦镰刀菌在生物除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燕麦镰刀菌 野燕麦 电镜扫描 生理生化指标 除草机理


一株嗜碱盐单胞菌ZB109的生长特性及四氢嘧啶发酵条件的优化
《微生物学通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西藏扎布耶盐碱湖水体富含高浓度CO32-、HCO3-和Na+,可能栖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盐单胞菌(Halomonas sp.)菌株。【目的】筛选积聚相容溶质四氢嘧啶的盐单胞菌菌株,并分析四氢嘧啶积聚的影响因素和最优发酵条件。【方法】采用Horikoshi-I培养基分离扎布耶盐碱湖水样中嗜碱盐且能高效积聚四氢嘧啶的盐单胞菌株,并明确生理生化特性和分类学地位。基于单因素条件、Plackett-Burman、Box-Behnken试验和HPLC检测,分析菌株胞内四氢嘧啶积聚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筛选获得扎布耶盐碱湖盐单胞菌共计10株(分属5个种),优势种是嗜碱盐单胞菌(H. alkaliphila,4株,占40%)。H. alkaliphila ZB109的最佳生长盐度范围为0.5-2.5mol/L,最适生长pH值8.0-10.0,四氢嘧啶的初始积聚量为303.62mg/L。菌株ZB109的菌落圆形,边缘光滑,呈黄色,革兰氏染色阴性,显微形态呈短杆状、周身纤毛。NaCl、Mg2+和底物L-谷氨酸钠浓度是菌株ZB109积聚四氢嘧啶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条件,菌株ZB109单批次摇瓶发酵48 h的四氢嘧啶积聚量可达696.313 mg/L。【结论】菌株ZB109兼具耐盐和耐碱的生长特性,相较于其他分离盐单胞菌分离株,四氢嘧啶的积聚潜力更大,可为后续四氢嘧啶的大规模发酵生产提供良好的菌种种质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