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村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机制的构建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04
摘要:农村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机制既有信息传播学的共性 ,也有农村特定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在我国现阶段 ,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需求已经从潜在变为现实 ,但就经济和人们的素质来看 ,其承受能力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去探讨农村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机制的建设问题 ,需要从政府、企业、农户等多个层面 ,从投资、政策、技术等多个维度去考虑 ,构建多种媒体互联互通的信息传播平台 ,开发低成本、分散用户的信息传播技术 ,建设面向不同需求水平的信息服务体系 ,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用户的信息接受能力 ,构建适合当前我国农村特点的现代信息传播服务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新体系建设及发展建议
《广东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广东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经过5年的建设,开拓创新,在广东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发挥良好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已成为新时期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样板和龙头。通过总结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取得的成果和建设经验,探讨了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创新体系的建设,并对示范区今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内生放线菌类群及其对宿主病原菌的抗性研究
《微生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常规方法对广东省番禺和五山两地种植的水稻内生放线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水稻内生放线菌多属于链霉菌属 (Streptomyces) ,其中灰褐类群链霉菌 (S .griseofuscus)的分离频率最高为 36 1%~ 6 9% ,是水稻植株中的优势内生放线菌类群。研究了内生放线菌在水稻植株各器官中的分布 ,结果表明根中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高于茎叶。番禺地区种植的水稻中分离出的内生放线菌种类较多。从感病品种及生长不良水稻植株中分离出的内生放线菌种类比较丰富。通过回接分离试验及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分布发现 ,水稻优势内生放线菌回接无菌组培苗后 ,不仅能够定殖在水稻植株的根表和根内部 ,而且存在于茎杆和叶片中。通过平板颉抗及代谢物的活性测定试验 ,发现所分离的内生放线菌 5 0 %对水稻某些病原菌有颉抗活性 ,其中灰褐类群链霉菌的比例达到 5 5 4 % ,成为所分离的水稻内生放线菌类群中具有颉抗活性的最大群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脂肪来源对不同品种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04
摘要:选取28日龄科宝白鸡、岭南黄快大型鸡、岭南黄优质型鸡和胡须鸡健康雏鸡,各192只,分成4个处理组,每处理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从29日龄开始分别饲喂添加2%鱼油、豆油、牛油和糠油饲料。试验结果显示,豆油组日增重和料肉比显著优于鱼油组、牛油组和糠油组(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鸭细小病毒和鹅细小病毒广东株V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参考GenBank中的MDPVFM株和GPVB株全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 ,分别对MDPVGD株和GPVGD株的结构蛋白基因 (VP1)进行PCR扩增 ,并克隆到pMD18_T载体 ,筛选到重组质粒并测序。通过对MDPVGD株和GPVGD株的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这两种病毒VP1基因大小均为 2 199bp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87% ,而位于VP1基因上的VP2至VP3基因起始密码子之间的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较大 ,同源性仅为 6 4 %。另外对MDPVGD株和GPVGD株与各地方毒株的VP1和VP3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 ,显示它们之间差异较小
关键词: 番鸭细小病毒 鹅细小病毒 VP1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