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053条记录
刺角瓜田间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在简要介绍刺角瓜的种植分布、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刺角瓜的播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以期为运城地区或其他地区刺角瓜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刺角瓜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荞麦萌动过程中淀粉黏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粮食与油脂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探究荞麦萌动的方法,并选取萌动1d和2d的荞麦进行淀粉黏度变化规律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甜荞粉和萌动甜荞粉最易形成淀粉糊,萌动1d的甜荞粉黏度较高、稳定性好,萌动1d的甜荞冷胶黏度虽然稍低于苦荞,但其稳定性最好,试验为进一步了解萌动荞麦粉淀粉的特性及应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荞麦 萌动 黏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重PCR与细菌培养法检测牛乳中病原菌的对比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验证所建立的多重PCR法检测奶牛乳腺炎的灵敏性,应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法与传统细菌培养法对临床型乳腺炎(54份)和隐性乳腺炎(145份)共计199份乳样进行了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检测,检测结果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检测,多重PCR法的灵敏性显著高于细菌培养法(P<0.05),而对无乳链球菌的检测,两种方法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所建立的多重PCR法灵敏性高于细菌培养法。

关键词: 乳房炎 多重PCR 细菌培养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无乳链球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垂直微孔深松的土壤环境效应及对棉籽品质发育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期传统耕作导致土壤紧实形成犁底层,是影响农田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的关键障碍因子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于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山西运城南花农场开展为期3年的大田试验,对比研究垂直微孔深松技术和传统耕作方法产生的土壤环境效应以及对棉籽品质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微孔深松耕技术使犁底层的土壤硬度由7 849.1 k Pa降低到991.4 k Pa,土壤容重降低;在≥30 cm土层中,土壤N、P、K及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增加显著;垂直微孔深松耕棉田籽粒数从1.56粒/层增加到1.82粒/层,籽指平均增加了0.9%;发芽率由88.92%增加到89.63%;棉花籽棉产量最高为4 864.89 kg/hm2,比CK增加了14.98%。本研究揭示微孔深松耕作有效打破犁底层,具有改善土壤环境效应,并促进棉花生长和提高棉籽品质,为该项技术应用于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关键词: 棉花 垂直微孔深松 种子品质 土壤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山西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用RT-PCR扩增分离的一株PEDV CH-SXCH11-2015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序拼接后,进行了序列分析。CH-SXCH11-2015全长28 038bp比CV777长5bp,与BJ-2011-1同源性最高,为98.9%;与LZC、SM98同源性最低,为96.6%。S基因全长均为4 161bp,突变主要发生在S1区,同源性分析表明,CH-SXCH11-2015核苷酸同源性与BJ-2011-1和CH/ZJJS-Z/2012的最高为98.9%,与SM98同源性最低为93.6%,与CV777、CV777vaccine同源性分别为94.2%和93.8%。CH-SXCH11-2015S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与CH/ZJJS-Z/2012的最高为98.3%,与CV777vaccine、SQ2012同源性最低为91.8%,与CV777的同源性为92.9%。ORF3基因全长均为675bp,无核苷酸插入和缺失,同源性分析表明,CH-SXCH11-2015的ORF3基因与CH/HBQX/10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3%,与CV777truncated核苷酸同源性最低,为90.6%。CH-SXCH11-2015的ORF3基因推导的氨基酸与(CH/HBQX/10、CH/S、CH/SHH/06、CH/TJ-2012、CH/ZKXH/11、CPF299、GZGY-10、PFF188、PFF285)同源性最高,为98.7%;与CV777truncated毒株最低,为88%。CH-SXCH11-2015的ORF3基因与CV777、attenuated DR13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6%和97.6%,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1%和97.1%。遗传进化分析表明,CH-SXCH11-2015全基因组、S基因、ORF3基因与2010年以后我国分离的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CV777、2个疫苗株(attenuated DR13、CV777vaccine)的亲缘关系较远。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全基因组序列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气智能净化系统对密闭猪舍空气质量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空气智能净化系统对密闭猪舍空气质量的影响,本试验将50日龄仔猪分为2组,分别饲养在条件一致的密闭猪舍中。一栋作为对照组(未安装空气智能净化系统),另一栋猪舍作为试验组(安装空气智能净化系统)。结果表明:空气智能净化系统开启后,猪舍中有害气体(NH_3、CO_2)、总悬浮颗粒物(TSP)以及需氧型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均呈下降趋势。此外,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NH_3、CO_2、TSP以及需氧型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的最大降幅分别为35.98%、29.15%、67.97%和72.59%(P<0.01)。说明空气智能净化系统可以显著改善密闭猪舍的空气质量。

关键词: 空气智能净化系统 密闭猪舍 有害气体 总悬浮颗粒物(TSP) 需氧型微生物气溶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中条山块菌属资源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在山西中条山地区发现的块菌属Tuber6种,分别为太原块菌Tuber taiyuanense、辽东块菌T.liaotongense、宣化块菌T.xuanhuaense、乌蒙块菌T.wumengense,以及2个尚未定名的块菌物种。其中辽东块菌、宣化块菌、乌蒙块菌为山西首次发现,2个未定名种可能是尚未描述的新物种。

关键词: 子囊菌门 块菌科 地下真菌 分类学 蘑菇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地区猪流行性腹泻免疫情况调研

中国兽医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猪流行性腹泻近年来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为了查明不同免疫程序对防控本病的效果,对山西各地市10个规模化种猪场母猪疫苗免疫情况、免疫程序及防控效果等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未免疫疫苗的猪群乳猪死亡率为61.70%,而母猪产前40 d和20 d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活苗,肌肉注射胃流二联灭活苗的猪群乳猪死亡率为10.26%;母猪产前40 d和20 d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活苗,3日龄乳猪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活苗的猪群乳猪死亡率为9.63%;应用PCR检测病原,PEDV、TGEV的阳性率分别为64.1%和2.56%;ELISA检测母猪乳汁中IgA抗体,阳性率为95%;检测母猪、乳猪、断奶仔猪血样中IgA抗体,阳性率为30%。通过本次调研与检测,筛选出两种较好的免疫程序,为猪场防控该类疫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免疫情况 调研与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曲霉纤维二糖水解酶基因cbhA在毕赤酵母中异源表达

生物技术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黑曲霉纤维二糖水解酶cbhA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在毕赤酵母中的真核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黑曲霉纤维二糖水解酶A(Cellobiohydrolase A,CBHA)基因,获得的DNA序列与cbhA基因表现出高度相似,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真菌CBHA酶也高度相似,属于糖基水解酶第7家族。将扩增得到的cbhA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上,与α-因子信号肽序列形成融合蛋白,进一步通过电转化方法将线性化质粒p PIC9K-cbhA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菌株进行表达。[结果]在甲醇诱导下,重组菌株CMC比酶活力是对照的2.5倍,SDS-PAGE分析结果也确认了cbhA基因在重组菌株GS115/p PIC9K-cbhA中的表达。对该酶性质的分析表明,重组CBHA酶水解CMC底物最适p H值为5.0,最适温度为55℃。[结论]黑曲霉纤维二糖水解酶基因cbhA的克隆和其真核表达工程菌株的构建,为获得纤维二糖水解酶A高产菌株,实现纤维素酶多组分的人工组装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黑曲霉 纤维二糖水解酶A 毕赤酵母 异源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黄萎病海岛棉叶片在大丽轮枝菌胁迫下的蛋白组学分析

棉花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海岛棉抗黄萎病材料的抗病机理,寻找可能的抗病基因。【方法】以高抗黄萎病海岛棉材料长312为试材,利用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鉴定技术探讨棉花在大丽轮枝菌胁迫下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接种大丽轮枝菌2 h后,长312叶片中有11个蛋白表达水平下调,15个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下调表达的蛋白主要是与光合作用及碳同化相关的一些酶类,推测大丽轮枝菌危害棉花叶片主要是破坏其光合系统;表达水平上调的蛋白主要是一些与光合作用、碳同化相关的酶类及苯醌还原酶、β-D-半乳糖苷酶、14-3-3f蛋白等抗病蛋白。【结论】推测海岛棉对黄萎病的防御机制发生在2个层面:一是被动防御,可能通过叶绿体ⅡA-B结合蛋白、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等下调蛋白的同工蛋白上调表达保持抗病海岛棉光合系统的稳定,通过组蛋白和14-3-3f蛋白的高表达保持抗病海岛棉植株细胞的稳定性;二是主动防御,可能通过高表达β-D-半乳糖苷酶和苯醌还原酶等参与海岛棉的抗病反应。

关键词: 棉花 海岛棉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蛋白质组 表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