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40%克菌·戊唑醇SC对马铃薯早疫病田间防效
《农药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40%克菌·戊唑醇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0%克菌·戊唑醇SC 120 g a.i./hm2的防效最好,为79.9%,产量增加39.2%。40%克菌·戊唑醇SC 90 g a.i./hm2和25%嘧菌酯SC 120 g a.i./hm2处理的防效均达到70%以上,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使用40%克菌·戊唑醇SC比25%嘧菌酯SC节约药剂成本223.2~268.2元/hm2。[结论]40%克菌·戊唑醇SC对马铃薯早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成本较低。推荐使用剂量90~120 g a.i./hm2。
关键词: 40%克菌·戊唑醇SC 马铃薯早疫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南旱垣种植制度及土壤耕作方式对麦田周年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高效贮蓄利用夏季降水资源,明确不同种植制度及土壤耕作方式的麦田周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在山西临汾采用大区对比方法研究了麦茬复播谷子、休闲期土壤耕作方式对麦田周年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降雨较少年型,在小麦播种期0—200cm土层贮水量为休闲制少耕>休闲制传统耕作>休闲制免耕>麦茬复播谷子,麦茬复播谷子全生育期0—200cm土层的耗水量高于休闲制的3个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在小麦生育期降水较多年型,0—200cm贮水量在小麦返青期和拔节期谷子茬口低于休闲茬口少耕和传统耕作,灌浆期和成熟期高于休闲茬口少耕和传统耕作。播种—返青阶段,谷子茬口各土层的耗水量均小于休闲茬口少耕和传统耕作;返青—拔节阶段谷子茬口、休闲茬口少耕和传统耕作在100—200cm土层水分由积蓄变化为拔节—灌浆阶段、灌浆—成熟阶段的亏缺;在播种—成熟全阶段0—200cm土层的总耗水量为休闲茬口传统耕作>休闲茬口少耕>谷子茬口。周年0—100cm土层土壤水分谷子茬口、休闲茬口少耕和传统耕作均有不同程度的积蓄,100—200,0—200cm土层谷子茬口水分积蓄,而休闲茬口少耕和传统耕作水分均为亏缺。水分利用效率为谷子茬口>休闲茬口少耕>休闲茬口传统耕作。研究结果为该区域正确选择种植制度及夏季休闲制土壤耕作方式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种植制度 土壤耕作方式 茬口 土壤水分动态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籽粒苋C_4关键酶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酶活性测定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究籽粒苋丙酮酸磷酸双激酶(AhPPDK)蛋白的作用机制,构建了AhPPDK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碱裂解提取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采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选择正确表达的阳性重组子,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p EASY-E1-AhPPDK转化菌株Transetta(DE3);利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表明,重组AhPPDK能在大肠杆菌Transset(DE3)中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08 k Da,与预期分子量相符,且为可溶性蛋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AhPPDK具有酶活性,且上清粗酶液活性高于沉淀粗酶液。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明AhPPDK蛋白的作用机制和转基因利用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山西分离株ORF3基因序列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山西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ORF3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2014-2015年从山西地区11个地市收集的PEDV阳性病料中扩增到4株PEDV的ORF3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株PEDV山西分离毒株的ORF3基因与CV777毒株相比,无核苷酸插入和缺失,有部分核苷酸及氨基酸发生变异;4株PEDV山西分离毒株的ORF3基因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6%~100.0%和98.7%~99.6%,与CV777、疫苗株CV777 truncated和attenuated DR13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6%~97.0%,90.6%,97.6%~98.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1%~96.0%,88.0%,97.1%~98.1%。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株PEDV山西分离毒株与12株2010-2015年我国各地方分离的毒株和2009年分离的CH/JL/09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CV777、LZC、Brl/87和2个疫苗株(CV777truncated和attenuated DR13)亲缘关系较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南果园2种介壳虫发生规律与药剂防治研究
《果树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晋南果园草履蚧和朝鲜球坚蚧生长发育的薄弱环节,筛选出高效防治药剂。【方法】田间调查研究核桃园草履蚧和苹果园朝鲜球坚蚧的发生规律,测定4种杀虫剂对2种介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晋南果园中草履蚧和朝鲜球坚蚧1 a(年)均发生1代;2月中旬至3月上旬是草履蚧若虫的发生高峰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朝鲜球坚蚧初孵若虫爬出母介壳分散到枝条上危害的时期。4种杀虫剂对2种介壳虫的防治试验表明,40%杀扑磷乳油800倍液综合防效最好,而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 000倍液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倍液的持效性优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结论】分别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草履蚧和朝鲜球坚蚧初孵若虫发生高峰期,选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 000倍液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倍液喷雾防治,能有效控制2种介壳虫的发生危害。
关键词: 果园 介壳虫 草履蚧 朝鲜球坚蚧 发生规律 化学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獭兔FSHβ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卵泡刺激素(FSHβ)基因与獭兔繁殖性状间的关系,将其作为獭兔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与关联分析,试验以100只海狸色獭兔和70只白色獭兔为试验材料,采用PCR扩增测序以及Snapshot分型技术对獭兔FSHβ基因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通过PCR测序法鉴定了FSHβ基因第1外显子区、第3外显子区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分析模型,利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在170只个体中,共筛选出5个SNPs,其中有2个位于1号外显子(FSH1、FSH2),3个位于3号外显子(FSH25、FSH30、FSH31)。FSH25与初产仔数、产活仔数关联分析显著(P<0.05),FSH31与产活仔数、初产窝重、21日龄活仔数关联分析显著(P<0.05)。这2个位点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对獭兔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关键词: 獭兔 卵泡刺激素(FSHβ)基因 繁殖性状 关联分析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新风系统在日光温室中应用的可行性
《北方园艺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土壤新风系统在日光温室中应用的可行性,设置了不同风速(5.8、4.6、3.1m·s~(-1))条件,以监测土壤新风系统进出口空气温湿度及不同管道长度的气流温度,并计算了系统的热特性。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部≥50cm深土壤的温度比较恒定,日变化幅度≤0.3℃。在5.8、4.6、3.1m·s~(-1)的流速下,新风经过系统温度分别提高了7.8~8.9、9.8~11.9、6.3~7.8℃;出口空气湿度分别为42.3%~52.0%、35.4%~40.3%、61.6%~83.6%;进出口焓差分别为7.7~9.4、9.9~12.1、9.3~12.5kJ·kg~(-1);运行时段内吸收土壤的热量分别为23 160、23 492、14 884kJ。土壤新风系统可以显著提升新风温度,出口处新风湿度低于室内空气湿度,具有良好的吸热能力,说明土壤新风系统可以用于冬季日光温室空气环境的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枯萎病拮抗菌Lh-1的鉴定及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菌株Lh-1进行鉴定,并对其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16S r RNA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Lh-1,测定其抑菌谱。设计盆栽试验来评价施用有机肥加Lh-1菌液(T2),施用有机肥(T1)和化肥(CK)3种处理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将Lh-1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该菌对多种植物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尤其对西瓜枯萎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表明添加Lh-1后发病率仅为17.2%,与对照相比防治效果达到78.5%,植株高度、鲜重和干重指标均为最高;瓜苗中的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而MDA含量明显下降;瓜苗根际的微生物区系中细菌与放线菌含量上升,真菌特别是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下降,瓜苗根际微生物区系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解淀粉芽胞杆菌Lh-1能够防治西瓜枯萎病。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西瓜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根际微生物区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边鸡新品系肉用性能测定分析
《中国家禽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对边鸡肉用新品系三个世代的生长性能、料重比、屠宰性能进行系统分析,并在第三世代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112日龄AA系公、母鸡体重分别增加22.03%、19.84%,GG系公、母鸡平均体重减少2.91%、3.27%。除AA系的胸肌率极显著高于GG系(P<0.01),GG系的腹脂率极显著高于AA系(P<0.01),其他方面两个品系无显著差异。分子检测结果表明,边鸡新品系群体中MSTN基因外显子1C.234位点具有稳定遗传的效应,可用于边鸡新品系生长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