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在流通配送过程中草莓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包装工程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为草莓流通配送提供关键技术参数,以期助力草莓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 以草莓为试材,采用PET盒/泡沫内衬托盘包装,通过在实验条件下模拟直配、商超和电商3种流通配送模式分析草莓的生理特性和营养品质特性,探究不同流通配送模式下品质变化规律.结果 草莓在电商流通配送模式下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均高于直配模式,但与商超无明显差异.除花色苷含量在电商模式下增高外,其他营养品质,如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总酚、总抗氧化能力、可滴定酸等在3种配送模式下无明显差异.草莓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随着配送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草莓营养品质在较短配送时长内变化不大.结论 在适宜温度(18~20℃)及防震包装的情况下,电商配送可以很好地维持草莓的营养品质,配送过程中短时轻微(15 min,200 r/min)的机械振动对草莓的生理特性影响较小.

关键词: 草莓 流通配送 电商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仁中苦杏仁苷合成关键基因PaCYP79启动子互作蛋白的筛选

经济林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苦杏仁苷是形成杏仁苦味的主要物质,细胞色素P450 基因CYP79 是苦杏仁苷合成路径上的重要基因,研究调控CYP79 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对进一步阐明杏仁中苦杏仁苷合成与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串枝红''骆驼黄'杏仁不同发育时期的种皮和子叶为试验材料,构建杏仁cDNA文库.对杏中PaCYP79 启动子上顺式作用元件进行预测,并利用重组的诱饵载体pAbAi-PaCYP79p对杏仁cDNA酵母文库进行筛选,结合酵母单杂交实验,鉴定PaCYP79启动子可能的上游调控因子.[结果]对PaCYP79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PaCYP79 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多个植物的组成型核心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还含有ABA、赤霉素、茉莉酸等多种植物激素和环境胁迫的响应元件,参与分生组织发育及种子特异调控等顺式作用元件.成功构建杏仁cDNA酵母文库,库容为 1.2×107 CFU,平均插入片段大于 1 000 bp,文库的重组率为 100%.酵母文库筛选结果经测序和Blast同源性分析,获得 10 个互作蛋白,其中包括淀粉样蛋白聚集和蛋白毒性的正调控相关的蛋白(small EDRK-rich factor 2),与种子发育和随后的萌发调控相关的蛋白(seed biotin-containing protein SBP65),参与控制纤维素微原纤维定向沉积调控的类动力蛋白(kinesin-like protein KIN-4C),60S核糖体蛋白L19-2(PREDICTED:60S ribosomal protein L19-2),聚腺苷结合蛋白2亚型X1(polyadenylate-binding protein 2 isoform X1),以及5个未知功能的蛋白.酵母单杂交进一步证实这10个蛋白能与PaCYP79基因启动子结合.[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高质量的杏仁cDNA酵母文库,并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在酵母文库中筛选并验证了10个与PaCYP79启动子互作的蛋白.这些互作蛋白的筛选为深入研究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合成与调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杏仁 酵母cDNA文库 酵母单杂交 互作蛋白 PaCYP79启动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藕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摘要:本试验总结了莲藕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各种措施,包括害虫种群动态监测、农业防治(清除田园杂草、藕田和种藕消毒、人工挖除病株、诱螺产卵、捡螺)、理化诱控(植物诱集、色板、灯光、性诱剂诱杀)、生物防治(种植蜜源植物、套养水产品)和绿色农药应急防治等,以及集成创新技术的应用实例和应用效果.该集成技术示范推广后,莲藕病虫害总体防效在 90%以上,农药减施 2 次,化学农药减量 40%以上,莲藕产量增加 3%~5%,莲藕、水产品的营养品质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莲藕及水产品符合国家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该技术可复制可推广,为提升莲藕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莲藕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 莲藕 有害生物 绿色防控技术 集成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期栽培型马齿苋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农产品加工 2023

摘要:以栽培型马齿苋为试材,分析了马齿苋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多酚、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多糖、叶绿素等主要功能成分含量,采用DPPH、ABTS、Xan-XOD系统、酪氨酸-二酪氨酸系统(Tyrosine/di-Tyrosine)4种抗氧化方法进行马齿苋不同生长期抗氧化活性试验,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型马齿苋功能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不同生长期有差异.除多糖外的其他几种功能成分含量在苗期和营养生长期含量高,之后随着马齿苋生长而降低.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马齿苋苗期抗氧化活性最高,随着生长期增加而降低,成熟期最低.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最高.4种方法的抗氧化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为栽培型马齿苋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齿苋 栽培型 功能成分 抗氧化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分子检测技术的番茄和茄子嫁接番茄砧木培育方法

蔬菜 2023

摘要:为了获得能够同时作为番茄和茄子嫁接的砧木,选用自主培育的多抗番茄砧木组合26个,国内优良番茄嫁接砧木品种4个和国外引进番茄嫁接砧木3个,分别进行抗病基因包括抗根结线虫的Mi1和Mi-2、抗颈腐根腐的Frl、抗枯萎病的I-2/5和抗黄萎病的Ve1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同时还测定了砧木品种根、茎的主要生理指标,包括壮苗指数(茎粗/株高)、根系质量和下胚轴长度等.结果表明:番茄砧木嫁接试验中,番茄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均在95.0%以上,茄子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均在85.0%以上.筛选出的HC483、HC484、HC490、HC493、HC494、HC495、500-2、B2和Y1共9个砧木品种综合表现较为突出,而且以这些番茄砧木培育得到的种苗长势旺盛、根系发达且抗多种病虫害.

关键词: 番茄 砧木 分子检测 嫁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全球专利视角下的玉米育种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玉米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本文通过对2017-2021年间全球玉米育种技术领域相关专利数据挖掘与分析,重点从主要专利布局区域、权利人、技术分布、热点分布以及高价值专利等方面分析发展动态与竞争态势。分析表明,美国是玉米育种技术的专利领先国,专利申请和高价值专利分别占全球的40%和69%,专利研发机构为跨国种业企业集团为主。我国玉米育种技术专利申请排名全球第3,研发机构以科研院所、大学为主,但高价值专利偏少,仅为美国的5.86%。提出要增强玉米育种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等3方面建议。

关键词: 玉米育种技术 全球专利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抗高品质口感型番茄新品种京番309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京番309是以自交系TB0286为母本,以自交系TB06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多抗粉果口感型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早熟;果实圆形,有绿肩,单果质量80~120 g,口感酸甜,风味浓郁,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1%,番茄红素含量31.0 mg·kg-1,VC含量158.2 mg·kg-1.具有Ty1、Ty3a、Mi-1、Sm抗性基因位点,高抗TYLCV、南方根结线虫,抗ToMV、灰叶斑病.每667 m2产量4500 kg左右,适宜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辽宁等北方地区保护地种植.

关键词: 口感型番茄 京番309 一代杂种 高品质 多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智慧栽培学-信息-农艺-农机深度融合的新农科

农学学报 2023

摘要:在社会发展进入万物智联新时代、农业科学步入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的新阶段和智慧农业技术成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的背景下,传统作物栽培学理论技术体系已无法满足智慧栽培发展的需要,亟需加快与其他相关学科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作物智慧栽培学。本研究首先阐述了作物智慧栽培的内涵和特征,然后阐明了作物智慧栽培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学科体系,最后提出了作物栽培学的发展趋势、面临挑战及对策建议。围绕智慧栽培中“联接、感知、认知、管控”四大关键环节开展重大科学发现、前沿技术突破和产业模式创新,构建智慧栽培理论技术体系,推动传统栽培向智慧栽培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智慧栽培 信息-农艺-农机融合 智慧管控 大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悬浮细胞制备的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BX13株)安全性和免疫产生期研究

中国家禽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悬浮细胞制备的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BX13株)(以下简称二联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产生期,试验用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BX13株分别接种BHK-21和MDCK悬浮细胞,收获抗原液,制备二联灭活疫苗;采用1 mL/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进行二联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试验;以0.02、0.05、0.1、0.3、0.5 mL//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免疫后7、14、21 d采血测定NDV HI和AIV HI抗体,并于免疫后21日龄攻毒进行免疫保护试验和免疫产生期试验.结果显示:二联灭活疫苗对SPF鸡安全,鸡只无不良反应,疫苗吸收良好;各剂量组免疫后抗体水平均逐渐升高,免疫后 21 d NDVHI效价为6.1~8.51og2,AIVHI效价为7.5~11.21og2;免疫后21 d,0.02mL/只剂量组对两种毒株的攻毒保护率均为9/10,其余剂量组均为10/10保护.研究表明,二联灭活疫苗对SPF鸡安全,以0.1 mL/只的剂量免疫SPF鸡21 d可获得对NDV和H9 AIV的有效抵抗.

关键词: 鸡新城疫 H9亚型禽流感 悬浮培养 二联灭活疫苗 安全性 免疫产生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氧纳米气泡制备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了解氧纳米气泡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本文就近15年来氧纳米气泡的研究进展与成果,总结了氧纳米气泡的研究概况;对氧纳米气泡的制备方法与性质进行了探讨;重点综述了氧纳米气泡在农业生产领域与农业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包括促进种子发育与作物生长、提高水产养殖产量与经济效益等,农业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包括促进稻田甲烷减排、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展望了氧纳米气泡技术今后的研究重点与对策建议,包括深入研究氧纳米气泡的增氧机理及作用机制,进一步开发农业领域氧纳米气泡的制备技术,拓展氧纳米气泡技术在农业生产及环境修复中的适用性,开展氧纳米气泡的规模化应用研究等.研究成果可为氧纳米气泡的基础研究和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氧纳米气泡 农业生产 农业环境 增氧 减排 面源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