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地下水中Fe和Mn的检测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并结合在锌基板上液固转换的样品处理方法,对标准水溶液样品中Fe、Mn进行检测,并根据标准曲线法建立Fe、Mn的定量模型;再利用所建立的LIBS定量模型,对洞庭湖区地下水实际水样中Fe、Mn含量进行检测,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得到Fe、Mn的LIBS定标曲线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8,相对标准偏差均为4.3%,留一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4、0.007 mg/L,Fe、Mn的检出限分别为0.028、0.008 mg/L;采用LIBS对洞庭湖地下水实际水样中Fe、Mn含量检测的结果与ICP–MS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


"十五"以来我国杂交小麦审定品种分析
《作物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十五"以来我国杂交小麦审定品种的产量构成和品质特性等进行了汇总和分析.结果 表明,"十五"以来,我国共审定杂交小麦品种22个,"十二五"以来审定速度明显加快,北方冬麦区是我国杂交小麦品种审定主要区域;审定品种产量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北方冬麦区杂交小麦品种生产试验的产量平均每年增长76.0kg/hm2,增幅为1.25%,审定品种综合品质亦不断提升;杂交小麦审定品种产量与库容量呈正相关关系,穗粒数和千粒重潜力的挖掘与提升对产量增长的贡献最为明显,但是有效穗数并未明显提升,因此进一步提高成穗数,实现库容量扩充,对提高杂交小麦产量潜力和加快杂交小麦品种审定具有重要意义.


沼渣施用对花生小麦轮作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CSCD
摘要:为研究沼渣施用对花生小麦轮作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种施肥处理,每个处理都施 750 kg/hm2复合肥为底肥,1.5×104 kg/hm2(A1)、3.0×104 kg/hm2(A2)、4.5×104 kg/hm2(A3)、6.0×104 kg/hm2(A4)、7.5×1 04 kg/hm2(A5)、对照CK不施沼渣(A6),分析了不同处理作物产量、籽粒重金属含量、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施沼渣的花生产量比对照增产幅度为4.74%~9.03%,处理A2、A3、A4、A5的产量比对照A6增产差异显著(P<0.05),施沼渣的小麦产量比对照增产幅度为3.08%~7.38%,处理A2、A3、A4、A5的产量比对照A6增产差异显著(P<0.05),处理A2的花生和小麦产量都比对照A6的增产差异显著,且沼肥用量最低,是适宜的沼肥用量;与不施肥相比,沼肥显著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幅分别为56.80~107.23 g/kg、0.26%~0.45%、93.77~128.67 mg/kg、218.33~329.67 mg/kg;花生籽仁和小麦籽粒中均未检测出Hg和As,Pb、Cd和Cr含量的变幅分别为0.023~0.07、0.11~0.23、0.015~0.062mg/kg,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的标准;不同处理土壤Hg、Pb、Cd、Cr和As含量分别为 0.046~0.061、23.4~29.7、0.09~0.22、71.1~89.5、12.0~14.4mg/kg,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标准值.


在线式玉米单粒种子检测分选装置设计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农业生产中种子精选的需求,设计了在线式单粒种子检测分选装置,实现流水线式种子上料、检测和分选。该装置由上料装置、检测单元、分选单元和控制系统组成。上料装置通过两级振动实现籽粒的平铺,配合传输带完成籽粒的单粒化。检测单元由高速工业相机实时获取种子图像,并传送至上位机检测分析。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结果和种子在图像中的位置,控制分选单元完成分选。利用搭建的装置采集了1 200粒正常种子、1 200粒霉变种子和1 200粒破损种子的图像,使用HALCON软件提取了单粒种子的18个颜色和12个形态特征,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进行判别分析,分别构建了种子霉变和破损的检测模型,并利用搭建的装置和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线式单粒种子检测分选装置分选速率大于300粒/min;其中霉变种子的分选准确率高于95%,破损种子分选的准确率高于89%。
关键词: 玉米种子 种子霉变检测 种子破损检测 种子分选 机器视觉


恩诺沙星对西伯利亚鲟血清和肝脏中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水产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在15℃和26℃下将恩诺沙星以10 mg/kg质量浓度对西伯利亚鲟口灌给药,测定给药后0.125、0.25、0.5、1.0、1.5、2、4、6、8、12、18、24、36、48、60、72、96 h和120 h血清及肝脏组织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显示,两个温度下给药后,各时间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有所升高.15℃下,在6~24 h,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肝脏中谷草转氨酶;36~120 h(除72 h外)肝脏中谷草转氨酶活性又显著高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0.25~4 h和36~120 h肝脏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26℃下,6~120 h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肝脏中谷草转氨酶;在0~0.5 h,肝脏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而1.5~120 h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则显著高于肝脏中谷丙转氨酶.试验结果显示,口灌恩诺沙星后,血清和肝脏中转氨酶类(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表现为逐渐升高至一定水平后缓慢下降和维持平稳,但26℃下18~36 h时间段内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肝脏中的活性,说明肝细胞已在一定程度上受损.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温度下,以10 mg/kg剂量给药,恩诺沙星对西伯利亚鲟血清和肝脏无明显毒性作用.该试验结果将为恩诺沙星在西伯利亚鲟养殖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信溯源系统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现有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存在的数据中心化存储、数据易篡改和数据信任等问题,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和提高生产企业品牌竞争力,在分析农产品产业链业务流程和区块链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农产品可信溯源区块结构,确保农产品溯源数据不可伪造和安全可信;提出了“On-Chain+Off-Chain”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协同管理存储策略,解决农产品溯源区块链网络中各节点数据存储压力大、查询效率低和数据爆炸等问题;采用Kafka共识机制实现多主体参与的共识操作,提供实时数据高吞吐量和低延时的处理能力;制定了农产品溯源智能合约规则集和合约触发条件,确保农产品数据的可靠性和溯源平台的公信力;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平台研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信溯源系统,并对红茶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信溯源系统,解决了农产品产业链生产、加工和流通多节点之间数据安全和溯源信息真实可信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面向2050年我国现代智慧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工程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农业强而永续、农村美并生态、农民富且体面的乡村全面振兴美好愿景,本文分析了未来30年我国农产品需求、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趋势,提出了未来我国农业应坚持发展"现代智慧生态农业"这一基本方略,实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高效绿色高值农业永续发展"两个目标,推进"农业效能提升、系统优化、资源高效循环"三个战略,重构"创新型农业科技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新时代农业人才体系"四个体系,创新"生物技术以改造农业、装备技术以武装农业、生态技术以支撑农业、信息技术以提升农业"四项技术,实施"现代智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工程、现代生产生活废弃物处理工程、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监测与评估工程、以养殖企业为主导的种养结合模式创建工程、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工程"五大工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玉米电驱排种质量在线评价系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摘要:针对我国玉米播种机监控系统标准通信缺失造成扩展性能低的问题,本文利用CAN总线通信技术,集成研发了电驱排种质量评价系统,设计了电驱排种质量在线评价软件,基于GB/T 6973—2005标准设计了排种质量评价程序,制定了适用于电驱排种质量在线评价的玉米播种机标准总线通信协议,系统实现了电驱排种控制及排种质量和电驱排种状态的在线监测。以电驱勺轮式排种器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系统播量计数精度试验和排种质量评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车速范围为3~8 km/h,以1 km/h递增时,播量计数监测总体准确率为99.53%,标准差为0.58%;排种合格指数平均为98.19%,标准差为1.56%,验证了系统电驱排种在线质量评价性能。


种菜如炒股,探索优势品种如何卖上好价钱-以橄榄蜜南瓜新型推广模式为例
《长江蔬菜 》 2022
摘要:自从加入WTO以后,我国大田粮食作物竞争力日趋减弱,与国外相比缺乏成本优势,种植利润相对较低,因此全国很多省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经济作物。雨后春笋般的现代农业设施配套,有效实现了蔬菜周年多茬口多品种生产,同时导致蔬菜市场的区域过剩、茬口过剩和品种过剩现象时有发生,出现赌对茬口、赌对品种就盈利,反之则赔钱,去年挣钱跟风种植今年赔钱的情况。农民经验性地研究上年畅销蔬菜销量判断今年收益,如同炒股敢于冒风险,而且即便高标准种植的高品质农产品也没有卖出好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