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金塔柏扦插不定根形成与内源激素的调控研究

植物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塔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Beverleyensis')是重要的观赏树种.生长素(IAA)、玉米素(ZT)、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在金塔柏扦插不定根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不同发育阶段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不定根发生的影响仍不清楚.以金塔柏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观察了不定根发生过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了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金塔柏不定根原基起源于愈伤组织、髓射线、木质部、维管形成层、次生韧皮部、皮层、髓射线与形成层交界处等部位,属于多位点发生模式和多类型生根方式.在不定根形成过程中,随着愈伤组织的形成,IAA和ZT含量下降,ABA和JA含量升高;随着根原基的分化,IAA和ZT含量缓慢升高,ABA和JA含量下降;随着不定根形成与伸长,IAA、ZT、JA逐渐升高,ABA维持在低水平.激素平衡分析发现,IAA/ABA比值和IAA/JA比值下降、IAA/ZT比值上升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反之利于根原基的诱导分化,而IAA/ABA比值升高,IAA/ZT和IAA/JA维持在较低水平利于不定根形成与伸长.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内源激素对金塔柏扦插不定根再生的调节作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金塔柏;不定根;内源激素;根原基;动态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迁移学习和金字塔卷积网络的河蟹个体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目前河蟹追溯成本高、消费者无法细粒度地追溯单体河蟹信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金字塔卷积的河蟹背甲图像个体识别算法。该算法使用金字塔卷积层替换普通残差卷积块构建网络模型,可以从蟹背图像中提取多尺度、深层次的特征信息。结果显示:采用金字塔卷积结构的Resnet34和Resnet50的准确率分别为98.38%、98.51%,与使用普通卷积层的模型相比,准确率提升5.49%、1.3%,而当模型深度达到101层时,模型性能不再明显提升。与使用金字塔卷积结构的全新学习模型相比,迁移学习方法的训练收敛迭代轮次从20轮降低至5轮,此时模型准确率为98.88%,较全新学习的准确率提升0.37%,同时弥补了样本量较少的问题。该研究为河蟹个体识别追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河蟹追溯 图像识别 金字塔卷积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技咨询与专家服务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

摘要:本文以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加强供需对接为着力点,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为目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农技咨询与专家服务系统、农技咨询小程序,探索"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新手段,构建起农技专家与农户之间的"桥梁",提高服务的精准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系统采用B/S结构,MVC设计模型,基于JAVA技术体系进行开发,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农技问答、专家介绍、农事建议、病虫害诊断、个人中心和小程序6个功能模块/子系统,实现农户在线提问、定向咨询、生产资料查阅和常见病虫害自助诊断,专家用户在线回复问题、资料更新、风采展示和任务量考核与统计.

关键词: 农技咨询;病虫害诊断;科技服务;智慧农技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面向对象的无人机遥感影像亚田块边界提取

科技与创新 2022

摘要:农用地亚田块边界信息是现代规模化农业发展的基础信息,快速精准提取亚田块边界信息对规模化现代农业的田间管理、农事规划等意义重大。从规模化精准农业经营的需求出发,选取无人机厘米级分辨率遥感影像,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确定最优空间分辨率以及构建规则集开展亚田块边界提取研究。研究表明,基于面向对象提取亚田块边界的精度达到95.4%,较传统支持向量机方法提高了12.8%,能够更准确有效提取用地亚田块边界。提出的亚田块边界提取方法可为规模化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无人机遥感影像 图像分割 亚田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精密播种机播量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播量监测是评价播种机播种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受到多行播种机排种速率的影响,易出现漏探测的问题,严重影响播量监测性能.为此,设计了一种玉米精密播种机播量监测系统,包括显示器以及基于STM 32设计了播量监测器和基于输出脉宽调试输出(PWM)设计的排种监测传感器,并提出了一种播种顺序计数方法,用于对玉米精密播种机的播量粒数进行精准监测.利用四行玉米精密播种试验台进行了9个播种量下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46000~126000粒/hm2,以10000粒/hm2为间隔递增变化时,利用研发的基于脉宽调试输出(PWM)的排种监测传感器提高了排种监测输出信号脉冲宽度的稳定性,输出脉宽标准差为0.82ms,消除了过短的输出脉冲宽度,防止了播量监测器对多行排种器的排种漏探测,系统总体播种粒数监测准确性为98.42%,标准差为0.80%.基于此,所开发系统的播量粒数监测精度与实际播种量的相关系数由-0.88降至-0.04,有效降低了多行播种机排种速率对播量粒数监测精度的影响,为播量分布监测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播量分布;粒数监测;播种质量;精密播种机;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研绿翡翠黄瓜品种纯度的SSR鉴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了确保种子遗传质量,准确高效地鉴定杂交黄瓜种子的品种纯度,用63对SSR引物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京研绿翡翠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筛选。结果表明,16对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并都表现出共显性,在杂交后代中表现为清晰、稳定的父母本互补的带型,特异性强,可以用来区别其中混杂的母本、父本及其他品种的种子。这16对SSR引物作为京研绿翡翠及其亲本的核心引物,构成京研绿翡翠的SSR指纹图谱,为京研绿翡翠杂交种的真伪鉴定、纯度检测及亲本提纯等工作提供准确的技术信息。其中10对引物扩增的条带可分辨程度高,利用这10对引物对京研绿翡翠黄瓜种子进行检测,其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

关键词: 京研绿翡翠黄瓜 SSR 纯度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Neo4j的草莓种植管理知识图谱构建及验证

现代农业科技 2022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Neo4j的草莓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该方法以图结构的方式将草莓知识更加直观、简单地展现出来.使用模块化和格式化导入知识可以解决CREATE语句导入速度缓慢问题,而且精准度高,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获得三元组.可以利用知识图谱的内部结构来实现知识可视化和知识推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综合查询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该研究构建的知识图谱可以用于草莓知识的智能问答、知识推荐、智能搜索等系统,可以为草莓生产管理提供高质量的知识.

关键词: Neo4j;草莓;知识图谱;构建;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湖杂交F1代羔羊0~6月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杜湖杂交F1代羔羊0~6月龄的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选取初生重为2.4~6.0 kg的杜湖杂交F1代公羔22只、母羔24只测量0~6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分析初生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公母羔不同月龄体重与体尺指标有明显差异,其中各月龄体重均差异极显著(P<0.01)。1~3月龄公母羔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4~6月龄公羔体重极显著高于母羔(P<0.01);公母羔平均日增重均以4月龄为转折点,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公羔平均日增重普遍高于母羔。初生公羔体重与胸围(0.900)的相关程度最大,与额宽(0.728)的相关程度最小;初生母羔体重与体斜长(0.774)的相关程度最大,与胸宽(0.403)的相关程度最小;公羔各体尺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公羔的生长发育存在一定优势,比母羔能更早地达到育肥标准;羔羊在4月龄前增重速度快,进行适当的饲养管理将有利于发掘羔羊的育肥潜能,选择胸围大的公羔和体斜长长的母羔育肥效果更好。

关键词: 杜湖杂交F1代 育肥 体重 体尺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日龄乳鸽肠道CaBP-D28k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家禽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乳鸽肠道钙吸收规律,以满足乳鸽生产中钙的营养需要,试验将48对健康种鸽随机分为8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产蛋后由种鸽自然孵化和哺育乳鸽,在乳鸽7、14、21、28日龄时称量体重,平均体重分别为(120.27±31.37)g、(264.35±88.77)g、(399.22±75.04)g和(454.16±38.39)g,分别从每个重复选取1只体重适中的乳鸽,取其嗉囊内容物(鸽乳),并对其十二指肠和空肠肠段进行采样,测定鸽乳钙含量和肠道CaBP-D28k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7日龄鸽乳钙含量显著低于21、28日龄鸽乳钙含量(P<0.01);7日龄时十二指肠和空肠中CaBP-D28k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4、21、28日龄的表达量(P<0.01);且CaBP-D28k在7~28日龄乳鸽十二指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空肠的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鸽乳的钙含量随着乳鸽日龄的增大而增加,乳鸽肠道CaBP-D28k基因表达量随着日龄增大而减少,十二指肠是鸽进行钙载体吸收的主要部位。

关键词: 乳鸽 CaBP-D28k 十二指肠 空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延怀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物特征

水土保持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延怀盆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土壤风蚀物分布特征,可为了解该区域风蚀过程、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数据支撑.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葡萄、果桑、欧李、玉米免耕、玉米翻耕5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冬季休耕期(上年11月-次年2月)和春季备耕期(3-5月)风蚀物质量、粒径及碳氮含量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1)欧李与玉米翻耕地土壤风蚀物质量分数垂向分布遵循幂函数递减规律;果桑、葡萄与玉米免耕地土壤风蚀物质量分数在监测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无规律性变化.(2)春季备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输沙通量均高于冬季休耕期.(3)冬季休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风蚀物的粒径范围集中分布在500~2μm;春季休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风蚀物的粒径范围集中分布在250~2 μm.(4)5种土地利用类型冬季休耕期风蚀物碳氮含量高于春季备耕期.风蚀物质量、碳氮含量及粒径的垂直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其中人为活动对输沙通量影响较大,因此在该区域土壤风蚀防治过程中可以采用构建防风草篱、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的方式,达到降低近地表风速、拦截风沙的作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风蚀;风蚀物;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