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蛋黄果新品种——‘仙桃2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仙桃2号’蛋黄果是从实生变异优良单株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长势强,高产优质,果实迟熟,耐贮藏,抗性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果实桃形,平均单果质量158.54 g,果皮光滑亮丽,口感风味佳;适于鲜食或加工,适宜冬季无严重长时间霜冻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蛋黄果 新品种 仙桃2号 实生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定量检测的一种快捷方法

科技传播 2012

摘要:本文改进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测定国标方法(GB/T 14550-2003),建立了石油醚/丙酮(1/1,v/v)混合溶剂萃取,超声波提取,浓硫酸净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定量检测土壤中有机氯的方法。方法对目标物γ-六六六、o,p'-DDT、p,p'-DDT的检出限为0.01-0.04μg/kg,对4种供试砖红壤土样的加标回收率达到81.24%~102.36%,相对标准偏差为0.42%~3.5%。该方法在无索氏提取器和固相萃取装置实验条件下使用,具可批量处理,溶剂无毒/用量少,提取时间短和易操作优点。

关键词: 六六六 滴滴涕 超声波提取 气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检测养殖用水中的大肠杆菌

热带农业科学 2012

摘要:采用国家相关的检验养殖用水标准方法、API 20E微生物生化试验、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养殖用水样品进行了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比较和鉴定。VITEK2鉴定系统自动打印的实验报告和API 20E微生物生化试验的判读比对结果显示:3个参试样品分别为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VITEK2与API 20E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符合率100%。从实验可知,利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被污染的养殖用水中细菌源的鉴定速度快,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实用。此方法也可用于各种污染环境及食品污染源的监测和鉴定。

关键词: 微生物鉴定系统 检测 养殖用水 大肠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天然橡胶市场风险预警系统构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摘要:构建了以产区价格为警情指标、以BP神经网络为预警模型的天然橡胶市场风险预警系统。使用1995—2008年的年度比率数据迭代计算进行网络训练,利用权重矩阵和传递函数计算了各指标的灵敏度,在经济学理论上分析其影响方向,理论与实证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指标选取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预警系统能够较好地对天然橡胶市场风险进行预警,且能够反映经济危机、重大政策变化等带来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市场风险 预警系统 BP神经网络 灵敏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规模化发展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指出其存在合作规模小、经营效益不高、组织功能较差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规模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规模效应提高经营效益,发挥规模化合作社组织功能作用,实现耕地规模化经营;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和小规模合作社合并为规模化合作社,以有效地提高竞争力。

关键词: 农民 合作社 现状 规模化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大小橡胶粒子的差速离心分离及其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鉴定巴西橡胶树胶乳中大小橡胶粒子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以及揭示橡胶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采用差速离心的方法,从橡胶树的新鲜胶乳中分离纯化总橡胶粒子、大橡胶粒子和小橡胶粒子,用扫描电镜和SDS-PAGE以及质谱等方法分别检测和鉴定大小橡胶粒子的分离效果及其差异表达蛋白。结果表明,大小橡胶粒子可用差速离心法得到有效的分离和纯化,它们在SDS-PAGE电泳图谱上表现出差异表达的橡胶粒子蛋白,如分子量为22.0kDa、24.5kDa和120kDa蛋白等,并对其中分子量为24.5kDa的小橡胶粒子蛋白(SRPP)进行了质谱分析。橡胶树大小橡胶粒子差速离心法的建立,为大小橡胶粒子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将进一步促进橡胶树橡胶粒子的起源和发育,以及橡胶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的研究。

关键词: 橡胶树 橡胶粒子 橡胶粒子蛋白 扫描电镜 SDS-PAGE 质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角拗根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羊角拗根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鉴定出27种成分,占其总量的60.86%。根的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何帕-22(29)-烯-3β-醇(32.70%)、棕榈酸乙酯(6.35%)、2-十五烷酮(4.76%)、蒲公英赛酮(2.84%)、豆甾醇(2.50%)、棕榈酸(2.08%)。

关键词: 羊角拗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研究概述

热带农业工程 2012

摘要: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水循环是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来森林水文研究的热点。基于近几年有关森林水循环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森林水文的发展历史,概述森林在大气层、林冠层、地被层、土壤层等不同界面层的水文现象及蒸散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初步探析我国森林水文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森林 水文循环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法测定菌株S15发酵液中Zygosporin D的含量

热带农业科学 2012

摘要:用HPLC法测定菌株S 15发酵液中Zygosporin D(乙酰基细胞松弛素D)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柱(4.6 mm×150 mm,5 m),柱温25℃,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40:6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6nm)。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0.409 03X+1.547 7,r=0.999 8,Zygosporin D回收率为100.5%。实验证明该方法稳定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简单可行,适用于Zygosporin D的分析检测。

关键词: S15发酵液 去乙酰基细胞松弛素D 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对木薯单爪螨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初步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摘要:[目的]木薯单爪螨是08年新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螨,在非洲、南美等木薯种植国家曾导致严重损失甚至绝收,目前我国相关研究几乎空白。温度是影响木薯单爪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为了解木薯单爪螨入侵中国后的适生性分布,解析其入侵、扩散及生态适应性机制,本文研究了极端高温对木薯单爪螨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为其监测预警与有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将木薯单爪螨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和成螨置于42℃高温人工气候箱中处理不同时间(0.5,1,2,4,8,16and24h)后取存活个体,采用分光光度计终点测定法测定了42℃极端高温处理各龄期螨不同时间后其体内几种保护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氧化酶AsA-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酯酶EST)活性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经42℃极端高温胁迫,木薯单爪螨幼螨和雌成螨的PPO、POD、AsA-POD、CAT活性显著增加、前若螨和后若螨CAT活性显著下降及其PPO、POD、AsA-POD活性的稳定性可能与木薯单爪螨耐热性相关。[结论]木薯单爪螨各龄螨经42℃极端高温胁迫后体内保护酶PPO、POD、AsA-POD以及CAT活性的变化可能与木薯单爪螨对高温的耐受性存在显著相关性。木薯单爪螨为新入侵我国热区的害螨,长期高温条件胁迫可能会导致其耐热性个体逐渐增多,种群耐热性增强,进而导致种群迅速扩张

关键词: 木薯单爪螨 高温 保护酶 耐热性 生态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