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青胡椒冷冻干燥工艺的优化

中国调味品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分析影响青胡椒冷冻干燥过程的因素,选取预冻时间、料盘装载量和干燥室真空度作为优化青胡椒冷冻干燥工艺的三个因素,并以冷冻干燥速率为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青胡椒冷冻干燥工艺条件并建立了回归模型。得到青胡椒冷冻干燥的最优条件为预冻时间6h、料盘装载量40g、干燥室真空度20Pa,在此条件下,冷冻干燥速率为0.05905%/h。

关键词: 青胡椒 冷冻干燥 响应面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核荔枝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无核荔枝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序列下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构建的无核荔枝胚败育SSH消减文库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ST序列,通过RACE技术获得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一个635 bp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基因序列,预测该序列含有321 bp的开放阅读框,推导其编码的蛋白质含106个氨基酸,具有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保守区,与多个物种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无核荔枝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菠萝蜜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分析

中国热带农业 2012

摘要:经过初步摸底、调研,简要分析了我国菠萝蜜的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

关键词: 菠萝蜜 生产现状 调研 发展优势

香蕉叶片微管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以香蕉幼叶为材料,通过优化间接荧光免疫染色流程,建立了香蕉微管显微观察方法。结果如下:在微管稳定缓冲溶液中加入37 g/L的多聚甲醛,10 mL/L的Triton x-100,10 mL/L的甘油以及10 mL/L的DMSO作为固定液,固定60 min,可以保持微管骨架的原有形态;水解细胞壁30 min,可使抗体有效通过细胞壁。进一步用镰刀菌酸处理香蕉叶片后发现:微管骨架出现解聚和断裂,呈现出典型的抗性响应特征,暗示微管骨架参与了香蕉和枯萎病病原镰刀菌的互作。

关键词: 香蕉 微管 荧光免疫染色 细胞骨架 镰刀菌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准时生产与库存对轮胎生产成本的影响研究——以卡莱轮胎公司为例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 2012

摘要: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仓储成本,方法之一就是零库存技术。但卡莱公司实行零库存管理以来,其生产成本却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如何控制好生产成本,并有效获得较大利润,对轮胎制造业发展是个重要的问题。因此,从轮胎生产成本构成要素角度出发,分析计算出频繁转化规格对轮胎的生产成本构成的影响程度及影响结果,并计算出适当的库存对成本的影响。通过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改进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轮胎制造业 成本控制 库存 准时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芦笋种质资源及生物学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芦笋自1974年引入我国以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随着我国芦笋产业的发展,对芦笋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和深入。通过对我国在芦笋种质资源、品种选育、生理特性、遗传学等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提出我国芦笋在种质资源的保存、选育种、栽培管理及产品深加工等方面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芦笋 种质资源 生理特性 遗传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C-MS法测定香蕉及土壤中戊唑醇残留量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戊-唑醇在香蕉中的GC-MS分析方法。[方法]试样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选择离子监测/全扫描(SIM/SCAN)采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香蕉及土壤中戊唑醇残留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005 mg/kg,戊唑醇在香蕉全蕉中的添加水平回收率为80%~120%,相对标准偏差为2.4%~11.0%;在香蕉蕉肉中的添加水平回收率为80%~118%,相对标准偏差为1.9%~9.7%;在土壤中的添加水平回收率为82%~120%,相对标准偏差为4.0%~13.5%。[结论]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测定香蕉及土壤中的戊唑醇残留量。

关键词: GC-MS 固相萃取 戊唑醇 香蕉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火龙果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2 CSCD

摘要:对火龙果腐烂病的病原进行鉴定,并对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双间柱顶孢[Scytalidium dimidiatum(Penz.)Sutton and Dyko],生长最适温度为30℃,生长最适pH为7,病原菌生长的最佳碳源是棉子糖、葡萄糖、蔗糖,最佳氮源是硫酸铵、蛋白胨;连续光照有利于病菌生长。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75℃,时间为10 min。

关键词: 火龙果 双间柱顶孢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关于半数致死量及类似生物效应指标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2

摘要:半数致死量及类似生物效应指标测定是筛选评价新药物、评价病原菌抗药性的重要工作,笔者对国内关于半数致死量及类似生物效应指标测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评述,提出了不同专业背景人群的最适合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 半数致死量 LD50 LC50 EC50 测算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NAC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AC(NAM、ATAF1、ATAF2和CUC2)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多种陆生植物基因组中发现有超过100个成员,是植物基因组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该家族转录因子的共同特点是其N端具有保守的NAC结构域,C端则为高度变异和具有转录激活功能的调控区。具有多种生物功能NAC家族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应答和激素调节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就植物NAC转录因子的基本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NAC转录因子 结构特征 生物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