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分胁迫对不同木薯品种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作为一种重要的亚热带粮食/能源作物,备受重视。为了探索水分胁迫对不同木薯品种的影响,对3个木薯栽培品种进行了不同梯度的干旱处理,利用相关及判别分析方法研究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与木薯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不同木薯品种Fv/Fm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测试品种中SC124降低幅度最大,SC5变化最小;ABA含量则有所增强,变化幅度因供试品种而异,SC124变化最为显著,SC5增强幅度最小。本次测试的木薯3个品种的抗旱能力显示,SC5相对较耐干旱,SC124相对不耐干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启动子克隆的改良Adaptor-PCR方法及在橡胶树上的应用实例
《植物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真核生物通过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实现基因的转录调控,而启动子区域含有多种顺式元件,作为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枢纽控制着基因转录的起始与效率,一直是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重点[1]。本文提供了一种改良的基于Adaptor-PCR启动子克隆方法,改进了接头序列,设计了适合两步法PCR的接头引物。选取了2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橡胶树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在所有酶切产物都平端化后,与改进的接头连接,成功构建了以Adaptor-PCR为基础的橡胶树基因启动子克隆文库,并利用此文库成功克隆了橡胶树6个蔗糖转运蛋白基因、1个转化酶基因和1个海藻糖合酶基因的启动子。本文研究结果为橡胶树基因启动子克隆提供了一个高效平台,也为其他生物基因启动子克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橡胶树 启动子克隆 Adaptor-PCR 方法改良 应用实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香蕉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比较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如何评价不同品种香蕉品质优劣的问题,对广东省湛江市香蕉资源圃8个香蕉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进行调查评价,并分析测定果实的糖、有机酸、VC、单宁、淀粉等的含量。结果表明,香蕉不同品种之间的外观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威廉斯’、‘巴西诱变’、‘北大矮蕉2号’外观品质较优;所测定的香蕉不同品种间各内在品质指标有显著差异,淀粉、VC、单宁含量各品种间变化幅度较大,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不同品种间变化幅度较小。综合分析可知,‘威廉斯’、‘巴西诱变’、‘北大矮蕉2号’的品质较优。
关键词: 香蕉 外观品质 可溶性糖 单宁 淀粉 VC 有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钢筋混凝土坡屋面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中国集体经济 》 2012
摘要:文章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坡屋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施工管理要求和质量应控制的重点工序和环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木薯遗传转化因素分析
《植物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以我国南方地区主栽木薯品种—华南8号的胚状体子叶为受体,对影响木薯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木薯的遗传转化中,选用GV3101作为浸染外植体的农杆菌菌株,将感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分别控制在30~45 min和3~4 d、菌液浓度(OD600)采用0.45、并添加200μmol.L-1的乙酰丁香酮(AS)均可明显提高其转化效率,但若对外植体进行预培养反而会降低其转化效率。利用该体系从453块外植体中共转化获得10株抗性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有8株木薯的基因组中已整合进了外源基因glgC336,转化率为1.7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橡胶林水分循环过程特征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橡胶林生态系统中降雨在林冠层、土壤层等不同界面层的水分转换机制及各项水因子量之间的关系,利用野外观测试验站,针对橡胶林水分循环动态变化过程中各项相关因子进行持续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占年降水量的71.63%、11.54%、16.30%;净降水中以地表径流、渗漏形式损耗的水分分别占年降雨量的4.71%、26.23%;橡胶林林冠和土壤以蒸散形式返回大气系统的水分分别占总降雨量的52.65%、16.30%。分析比较橡胶林水分循环过程中各水因子量的分配特征,从理论基础和量化指标的角度上阐明了橡胶林生态建设的水文效应评价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产木薯茎化学成分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呋喃(1)、肥牛木素(2)、3-吲哚甲酸(3)、3,9,13-megastigmanetriol(4)、穗花杉双黄酮(5)、yucalexin P-21(6),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3、4和6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酸钠对西门塔尔牛瘤胃发酵及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
《饲料博览 》 2012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乙酸钠对西门塔尔牛瘤胃发酵及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选择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年龄3.5岁、体重约500kg、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阉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混合精饲料和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研究乙酸钠(0、200、400和600g·d-1)对瘤胃发酵和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乙酸钠400和600g·d-1组瘤胃pH、NH3-N、丙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浓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400g·d-1组玉米秸秆干物质、有机质有效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400和600g·d-1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有效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400和600g·d-1组混合精饲料粗蛋白质有效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尿囊素、尿嘌呤衍生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推断日粮中乙酸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00g·d-1。
关键词: 乙酸钠 西门塔尔牛 瘤胃发酵 瘤胃有效降解率 尿嘌呤衍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禄”芒果果实采后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为了解芒果果实香气成分采后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采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吉禄"芒果果实采后第3、6、9 d的香气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吉禄"芒果果实在采后3个时期共检测到36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果实采后第3、6、9 d,单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89.47%、88.48%和92.71%,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3.44%、5.86%和4.63%。1R-α-蒎烯是"吉禄"芒果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采后第9天的相对含量达到79.7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药用真菌(子囊菌)多样性及其化学成分
《贵州科学 》 2012
摘要:中国药用真菌(子囊菌)种类资源丰富。本文依据文献资料汇总了中国药用子囊菌61种,并对其生境条件、产地与分布及其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进行了简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