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番木瓜eIF4E突变基因的构建
《热带生物学报 》 2012
摘要: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的缺失或突变能影响病毒对植物的侵染,并介导植物对病毒产生抗性。已有研究证明,番木瓜环班病毒的VPg能与番木瓜eIF4E(Cp-eIF4E)互作,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蛋白序列比对和同源建模分析,确定了6个突变位点,采用套叠PCR方法Cp-eIF4E基因进行点突变,然后,将它们分别连接到酵母双杂交系统和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两套表达载体上,为后续互作实验和抗病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胶乳中硫醇功能以及模式植物中硫醇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天然橡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限制胶乳产量的因素之一是排胶持续时间,如何延长排胶持续时间一直是排胶生理和割胶技术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割胶后乳管中能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使黄色体膜氧化破裂是导致胶乳在乳管中原位凝固的主要原因之一。硫醇是乳管细胞中的一类抗氧化剂,具有延迟胶乳凝固的作用,与排胶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因此,硫醇的代谢途径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橡胶树硫醇功能以及模式植物中硫醇合成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橡胶树硫醇合成途径关键基因提供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耦合对橡胶树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水分和养分是限制橡胶树生长和产胶量的重要因子。以17 a树龄的热研7-33-97橡胶树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水平对橡胶树根系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树吸收根系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随土壤层次的加深,橡胶根系干重在垂直分布上呈递减趋势,可用乘幂函数模型表示。适量增施氮、磷肥均能促进0~20 cm土层根系的生长;氮肥施用量过大,深层根系比重增大;轻度降低土壤水分能够促进根系扎深。水肥耦合对根系生长和分布具有调节作用,本试验条件下,各土层根系干重总量以丰氮丰水和丰磷丰水组合处理最高,分别达0.33和0.31 kg/m3,并且根系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与养分分布具有一致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感染高粱花叶病毒甘蔗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甘蔗花叶病与甘蔗寄主致病的互作分子机制,利用SMART技术成功构建了感染高粱花叶病毒甘蔗叶片的cDNA文库,用于后续酵母双杂交互作蛋白筛选试验。采用Omega公司Plant RNA Kit提取感染高粱花叶病毒甘蔗叶片总RNA,经过Oligotex纯化获得mRNA,将其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再在DNA聚合酶作用下,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双链cDNA。经SfiI酶切并去除短片段后,连接到pGADT7-SfiI载体上,成功获得初级cDNA文库,最后以初级文库100万克隆为基数扩增,得到扩增文库并提取质粒。经检测构建的文库容量为1.6×106cfu,文库滴度2.2×106cfu/mL,文库cDNA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700~2 000 bp,文库重组率约为96%。结果表明,该文库质量较好,为筛选分离抗病功能基因及开展寄主与病毒互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R107品种不同割龄与单株产量关系初步研究——以国营阳江农场为例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以国营阳江农场为例,采集2010~2011年度5 845个橡胶树PR107品种树位产量,涵盖40个割龄,通过空间置换时间的方法,研究PR107不同割龄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PR107品种株产均值为3.21 kg,0~10和21~30割龄的树位是阳江农场PR107品种的主要割龄分布区间。PR107品种整个生长期株产随割龄的变化总体呈"M"型趋势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高值分别位于11~12和27~29割龄区间,用分段非线性模型对0~17割龄和18~35割龄PR107单株产量与割龄关系进行拟合,R2分别为0.90和044,均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不同割龄 PR107品种 单株产量 拟合模型 生长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菠萝几种叶部真菌病害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海南5个菠萝产区菠萝叶部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共有6种真菌病害发生较普遍,危害较重,分别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画眉草弯孢菌Curvularia eragrostidis、刺环裂壳孢菌Annellolacinia dinemasporioides、掌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palmarum、喙状凸脐蠕孢菌Exserohilum rostratum和金色毛壳菌Chaetomium aureum引起,其中喙状凸脐蠕孢菌E.rostratum和金色毛壳菌C.aureum为我国首次报道。本文同时对6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和病原形态进行了初步描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单胞菌毒性因子调控的研究进展
《生物灾害科学 》 2012
摘要:黄单胞属植物病原细菌寄主非常广泛,能引起许多种重要经济作物发生病害。黄单胞菌在寄主组织内的侵染和繁殖取决于分泌的多糖、脂多糖、吸附素和III型分泌系统等毒性因子。细菌毒性因子的协调表达是通过群体感应途径、双组分系统和Clp、Zur、FhrR、HrpX和HpaR等转录后调控因子精细调控的。此外,毒力基因表达还受RNA结合蛋白RsmA转录后控制。在本综述中,我们对黄单胞菌控制分泌毒性因子的调控网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 黄单胞菌 毒性因子 调控网络 群体效应 双组分系统 环鸟苷二磷酸信号 RNA结合蛋白Rsm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胶乳黄色体死皮相关蛋白的鉴定及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通过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比较橡胶死皮树与健康树胶乳黄色体蛋白表达谱的差异,通过软件分析比较获得37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后,搜索NCBInr数据库,结果表明,有11个蛋白点被成功鉴定,其中7个为未知蛋白,其余4个蛋白分别为chloroplast 23 kDa polypeptide of photosystem II、ATP synthase beta chain、NADP-dependent sorbitol-6-phosphate dehydrogenase和vitamin-b12 independent methionine synthase。这4个蛋白在死皮树中表达量均下调,可能在死皮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为进一步阐明橡胶树死皮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