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SolidWorks的气泡雾化施药喷头3D设计与建模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SolidWorks三维CAD软件对气泡雾化施药喷头的喷头体、气泡发生器、喷头帽、进气(液)管接头、喷片等零件进行了3D设计与建模。通过自下而上的建模设计方法,建立了气泡雾化施药喷头的三维装配体模型,并利用其干涉检查功能,检查了装配关系及相关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提高了设计效率,为气泡雾化施药喷头的结构优化、有限元分析及流场数值模拟奠定了三维模型基础。
关键词: 气泡雾化 喷头 SolidWorks 3D设计 建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萨福克羊发育过程中外周血IFN-γ、IgG和IL-2质量浓度的变化
《西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萨福克羊生长发育中部分免疫分子的分泌特点,探讨萨福克羊的免疫学特征。以萨福克羔羊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全年12个月和全天24h绵羊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G(IgG)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质量浓度,分析其年周期和昼夜节律变化。结果表明,从初生到周岁的17个时间点,萨福克羔羊外周血中IFN-γ质量浓度变化不显著(P>0.05);羔羊吮吸初乳以后外周血中IgG和IL-2质量浓度迅速升高;IgG质量浓度在羔羊吮吸初乳以后显著高于2月龄、3月龄、4月龄、5月龄、6月龄、8月龄、10月龄、11月龄和12月龄(P<0.05);IL-2质量浓度在7月龄显著高于羔羊初生未吮吸初乳、7日龄、1月龄、2月龄、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2月龄(P<0.05);全年羔羊外周血中IgG和IL-2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在6月龄羔羊全天4个时间点,其外周血IgG、IFN-γ和IL-2的质量浓度变化均不显著(P>0.05)。说明,初乳能显著提高羔羊的免疫水平,季节转换影响羔羊免疫分子的分泌,萨福克羊免疫分子的分泌具有年周期和昼夜节律变化特征。
关键词: 萨福克羊 γ干扰素 免疫球蛋白G 白细胞介素-2 节律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控墒补灌的春小麦滴灌制度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北疆绿洲区滴灌春小麦的灌溉制度,采用控墒补灌法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滴灌春小麦光合特征、干物质分配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开花期小麦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显著(P<0.05)升高。小麦旗叶各时期净光合(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增加显著(P<0.05)升高,而胞间CO2浓度(Ci)变化趋势相反;过量灌溉T5各时期Gs均有所降低,Pn和Tr成熟期下降显著(P<0.05);亏缺灌溉(T1)Pn峰值提前至孕穗期,各时期WUE均最低、LS最高。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花前同化物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随墒度随灌水量增加显著(P<0.05)降低。二次曲线拟合表明,灌水量为371 mm时可取得7 450 kg·hm-2的高产,灌溉频率约每7 d灌1次是本地区春小麦的最佳灌溉方案。
关键词: 春小麦 滴灌 光合特性 干物质分配 籽粒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子芽期抗旱性与产量抗旱系数关系分析
《作物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3份水稻品种在浓度梯度(W/V)为0、5%、10%、15%、20%、25%、30%的PEG6000溶液胁迫下的发芽势、发芽率、最大胚根长、胚芽长、胚芽鞘长、根冠比和物质转运速率等9个萌发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15%PEG浓度为水稻萌芽期抗旱性鉴定浓度,相关性分析发现水稻的抗旱性与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根干重、物质转运速率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抗旱性鉴定指标,芽期抗旱性鉴定结果与大田产量的抗旱系数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苗期抗旱性不能代表水稻的综合抗旱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直链淀粉回生前后可见及红外吸收变化分析
《食品科技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单独回生性质,研究了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直链淀粉回生前后的可见及红外吸收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回生前直链淀粉可见最大吸收分别为玉米627.4nm、甘薯575.4 nm、马铃薯627.5 nm,回生后分别为玉米568.2 nm、甘薯569.6 nm、马铃薯569.6nm。红外结果表明,少量连接多肽的玉米直链淀粉参与了回生,这些淀粉再次回生时连接多肽和氨基酸的淀粉没有参与回生,3种淀粉中连接脂肪的淀粉未参与回生。水参与了淀粉回生晶体的形成,不同晶型可通过晶体中水的H-O-H弯曲振动判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绿色棉新品种——新彩棉27号的选育
《中国棉花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新彩棉27号(原品系名为金垦绿2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新垦棉业科技开发部及新疆西域绿洲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协作,以石彩5号为母本,以自育丰产优质抗病品系D150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多年的病地定向选择、抗性鉴定、南繁加代、品质检测、品比试验、多点试验选择培育而成的绿色棉。2013年8月通过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施氮水平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CO2浓度(CK:360μmol/mol,C540:540μmol/mol,C720:720μmol/mol)对不同施氮水平(N0:0kg/hm2,N150:150kg/hm2,N300:300kg/hm2,N450:450kg/hm2)下棉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大气CO2浓度增加,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总体表现下降趋势,速效磷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CO2浓度增加后,N150处理土壤pH值与N300、N450处理间差异显著,速效钾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再增加。CO2浓度增加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脲酶活性降低;N0和N300处理下,过氧化氢酶活性随CO2浓度增加先增后降,N150和N450处理降低了过氧化氢酶活性。CO2处理×氮处理交互作用对pH值,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含量显著负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碳含量、pH值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含量显著负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河子垦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及治疗现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统计和研究石河子垦区大中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及治疗情况,选择石河子垦区6个大中型奶牛场2 600头奶牛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临床型乳房炎进行鉴定及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 600头奶牛在4—9月份临床型乳房炎发病270头,发病率10.38%;10—3月份发病163头,发病率6.99%。目前在石河子垦区大中型牛场一般常见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左旋咪唑拌料、青霉素钾或先锋Ⅴ等+糖皮质激素、中草药组方和青霉素钾或先锋Ⅴ等+中草药组方等。结果,经过预防和治疗后,在4—9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4.92%;10—3月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降至3.00%。调查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用药对临床型乳房炎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种子物理参数和萌发阶段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陕西省当前推广小麦品种的物理性状与萌发阶段抗旱性的关系,测定了模拟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相对发芽率和各项物理指标(RGB、Lab、HSB、灰度、长度、宽度、投影面积等),并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陕西省目前推广种植的18个小麦品种萌发阶段的抗旱性与物理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宽度、R、G、B(HSB)、L、H、灰度值等物理指标对小麦种子萌发阶段抗旱能力的预测具有统计学意义,且G、B(HSB)、L、H、灰度值等颜色指标之间相关系数较高,均大于0.96。在这些物理指标和相对发芽率建立的回归模型中,以宽度和G值为参数建模最好,决定系数为0.575,达到极显著水平。以供试材料中的5个品种及陕西省推广种植的其他10个小麦品种进行验证,以宽度和G值为参数所建模型得到的相对发芽率与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实测到的相对发芽率吻合度达到86.7%,说明依据宽度和G值对小麦品种萌发阶段抗旱能力的筛选是可行的。
关键词: 小麦种子 物理特性 干旱胁迫 相对发芽率 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