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层科研所能动性科研管理方式的探索实践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科研管理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基层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工作由静态的适应性到动态的能动性转变,是科研管理工作开拓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在项目选题过程中的能动性组织、项目申报中的能动策划以及人才培养与成果奖励方面的鼓励政策,对促进能动性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西北园艺(蔬菜专刊) 》 2009
摘要:早春利用大棚栽培番茄,产品上市早,种植效益好,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地块与品种选择番茄对土壤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一般以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为宜,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


“稻杰”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为避免药剂用量高、长残留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进行试验测定新型除草剂"稻杰"的安全性。以98-131品种为试材,设置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稻杰"和不施除草剂(CK)4个处理,研究"稻杰"对水稻杂草鲜重防效、水稻干物质积累、分蘖、产量等性状在不同浓度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浓度"稻杰"之间对水稻影响无明显差异,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都远高于对照。说明低用量"稻杰"对水稻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可以保护环境,减少残留。


玉米种质苗期耐冷性状的遗传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早春低温冷害是黑龙江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选择了不同耐冷玉米种质8份,按GriffingⅡ的设计组配,分析低温逆境下玉米出苗及幼苗期性状的遗传规律。相关分析表明,相对出苗指数、相对出苗率、相对苗干重、相对根干重两两相关,相对出苗率与相对根总长相关,上述性状适合作为玉米幼苗耐冷性鉴定的指标。不同亲本的GCA方差、不同组合的SCA方差在相对出苗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苗干重、相对根干重、相对根总长等性状上的差异显著。非加性基因效应在相对出苗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苗干重、相对根干重、相对根总长中起到重要作用,且狭义遗传力普遍较低,各性状均低于50%,高低次序为相对发芽指数>相对出苗率>相对根干重>相对苗干重>相对根总长,上述性状选择适宜在中晚代进行选择。


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主要玉米种质资源和杂优模式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9 CSCD
摘要:牡丹江地区是黑龙江省的重要玉米产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的特殊性,黑龙江省主要的种质和杂优模式在此地区都有应用。通过对黑龙江省推广面积较大的代表品种的分析,总结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的种质基础和杂优模式。


生物有机肥对黑龙江省北部稻区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西部科技 》 2009
摘要:以当地主栽品种黑粳8号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计研究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水稻株高、穗长及产量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有很大促进作用。


国审大豆丰收24号高产栽培及推广应用
《中国种业 》 2009
摘要:大豆丰收24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利用早熟、丰产、秆强的黑交83-889为母本,以早熟、抗病、适应性广的绥83-70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和多年定向选择育成的早熟、高产、抗倒伏的大豆新品种。2003年


抗病丰产大豆新品种绥农25选育报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9
摘要:绥农25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经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于2007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抗病、丰产、节多荚密、通风透光性好、耐瘠薄、耐旱。蛋白质含量38.92%,脂肪含量20.24%。生育日数116 d左右,需活动积温2 350℃左右。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66.6 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47增产16.1%。适应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广大地区种植,以及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相适应的积温区种植。适宜五月上旬播种,该品种垄作栽培适宜密度23万株/hm2,施种肥260kg/hm2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