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1A的分子鉴定
《西北植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文献报道设计引物序列,对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1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1A属于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其特异片段位于叶绿体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检测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种子的纯度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双亲的DNA为模板,采用294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在亲本中有多态、杂种中能表现共显性的引物,试图在分子水平上区分两优培九杂交种子及其母本培矮64S低温自交结实的种子.结果表明,有26对SSR引物在双亲中表现多态性,其中12对引物能在F1表现明显的共显性.选择扩增条带清晰、PCR产物的分子量差异明显的6对引物进行二重PCR扩增试验,发现66号和175号两对SSR引物组合后,在F1中扩增得到6条电泳迁移率明显不同的条带(其中2条来自母本,4条来自父本),可以很清楚地区分两优培九杂种种子中混入的母本自交种子.进一步对两优培九南繁鉴定田中常见的几种类型杂株,用66号和175号两对SSR引物进行二重PCR扩增,未发现与两优培九杂种一样的谱带类型.由此建立了两优培九种子纯度的分子鉴定体系,应用该体系可在5~7 D内完成未知样品的检测,准确率在99.9%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极化散射特征分析及稻田分类方法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洪泽试验区2004年获取的多时相、多极化雷达卫星(Envisat)数据分析,从图像上提取后向散射系数,建立了水稻生长模型,分析了不同极化方式的水稻后向散射特征。利用该试验区同年获取的气象卫星(NOAA)数据,提取水稻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了其与水稻后向散射系数之间的相关性。最后,根据水稻的多极化后向散射特征和获取的多时相雷达数据,利用阈值法提取稻田信息,识别精度达90%以上。结果充分说明利用多时相、多极化雷达卫星数据对水稻长势监测及面积提取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根椐城乡统筹中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农业的现状,分析了城乡统筹战略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的有利支撑条件,讨论了符合城乡统筹的现代农业的功能与特征以及建设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的速冻保鲜加工及护色工艺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探讨了甘薯速冻保鲜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理想的护色硬化液,其配比为柠檬酸0.15%、亚硫酸钠0.5%、氯化钙0.4%,护色时间为1 h,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褐变,保持了色泽和硬度。同时还对其他几个相关因素作了讨论和选择,如原料处理方式、烫漂条件、速冻方式及冷藏状况等,保证了速冻甘薯的产品质量,为速冻保鲜甘薯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