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大豆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大豆SCOF-1的CDs区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和RT-PCR从野生大豆01-197中克隆到含两个锌指的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命名为GjC2H2,GenBank登录号为FJ172776。对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内部无内含子,长度为702bp,分子量为25.13KD,与其他锌指蛋白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推测其与植物抗逆性有关。


RAPD标记在植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北方园艺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简述了RAPD分子标记的原理和特点,并就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景进行了阐述。


黄绿木霉菌等菌株混合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2009
摘要:以黄绿木霉菌株、黑曲霉及绿色木霉菌株为实验材料,研究三种不同菌株之间相互混合产纤维素酶能力的变化。在150 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40 mL、165~170 r/min、28℃条件下,不同混合菌株发酵培养的产酶情况有较大差异,黄绿木霉菌与曲霉菌混合培养4 d产CMC-Na酶的能力最强,三种菌株混合后发酵6 d产滤纸纤维素酶能力最强,而黄绿木霉菌单独发酵6d产β-葡萄糖苷酶能最强。


野生马铃薯抗PVY材料的鉴定与筛选
《中国马铃薯 》 2009
摘要: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对5类野生马铃薯材料进行了马铃薯Y病毒(PVY)的抗性鉴定和筛选。它们对PVY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Solanum stoloniferum(S.A2)×S.stenotomum(104)和S.stoloniferum(S.A5)×S.stenotomum(105)组合抗性最强,属于抗病群体,S.chacoense×S.stenotomum(103)组合属于中抗群体,S.chacoense(102)和S.demissum(101)组合属于感病群体。并从中筛选出一批抗PVY的育种材料:0级抗性材料108份,1级抗病材料56份,3级抗病材料94份。


克山县大豆施肥技术研究
《大豆科技 》 2009
摘要:本试验针对克山县大豆盲目施肥严重的现象,研究不同施肥量配比对大豆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克山县黑土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习惯施肥相比较,配方施肥(OPT)增产14.1%;不施氮肥减产14.2%;不施磷肥减产8.8%;不施肥(CK0)减产11.8%。


液体地膜在朝天椒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北方园艺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不同覆盖方式栽培红浪朝天椒对比试验,研究了液体地膜在朝天椒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液体地膜覆盖对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生长有促壮效应;并能显著的提高产量和品质。

